第十四章 中条山会战
路在其东西两侧。既是向华北进击的前进基地,也是实施敌后游击作战的基地。战略位置甚为重要。
1941年初,第一战区在黄河以北共有11个军,其中,4个军配置于太行,太岳山区,7个军配置于中年山区。这7个军的具体配置是:第8军(孔令恂,新编第27师、第165师)守备中条山西侧;第5集团军(曾万钟)以第3军(唐淮源,第7、第12、第34师),第17军(高桂滋,第84师,新编第2师),由左向右,并列守备垣曲,桑池之线以西地区(中条山西部);第14集团军(刘茂恩)以第43军(赵世铃,第70师、暂编47师)、第98军(武士敏,第42、第169师)、第15军(武延麟,第64、第65师)并列守备中条山北侧;第9军(裴昌会,第47、第54师,新编第24师)守备中条山东侧。中条山守军总兵力共16个师,约15万人。
当日军向中条山地区增调兵力时,中国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进攻中条山区的企图,遂拟定了第一战区作战指导的3个参考方案:
第1案,主力向黄河南岸撤退,巩固河防;
第2案,乘敌集中未毕,制敌机先,以击破其攻势;
第3案,采取机动战术,变内线为外线。
4月18日,参谋总长何应钦在洛阳主持有第一、第二、第五战区高级将领参加的晋南会战作战准备会议。他指出:“中条山地位异常重要,如现三角地带一部为敌占领,则陇海路不独感威胁,且洛阳恐亦难保,而西安亦危。”同时认为:“晋南之敌,似将逐次夺取我中条山各据点,企图彻底肃清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呼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第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20日第2次会议上,何应钦基本上采用军令部第2案的精神,对晋南作战作出下述指示:“为确保中条山,第一步,应相机以93军(刘勘,在太岳山区)由北向南,以27军(范汉杰,在太行山区)由东向西,与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29年(1940年)4月前之态势。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之敌而歼灭之。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
4月28日,军委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由沁阳、济源及横岭关、皋落镇公路进攻垣曲之企图,军委会于5月2日令第一战区加强中条山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的道路;先发制敌、以一军向高平、博爱,另以一军向闻喜、侯马、夏县采取攻势,以击破敌之攻势。令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路,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路各当面之敌进行牵制。第一战区于5月3日决定作战方针:为打破敌之进犯企图,制敌机先,积极实施游击,以粉碎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随即分令各军以一部向当面之敌游击,但各军的出击部署尚未完成,日军已开始进攻。
日军航空兵首先发动攻击,于1941年5月6、7两日,轰炸西安、咸阳、潼关、郑州等地,并炸断陇海铁路。5月7日晚,日军按计划以分割包围和向心攻击,向中条山发动进攻。
西部方面。日军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分由西桑池(第5和第14集团军结合部)、横岭关附近向垣曲方向进攻。守军第43军与第17军协力抵抗,激战至8日晨,阵地被突破。日军于当晚攻占垣曲,中条山守军遂被分割为东、西两部。日军第36、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分由夏县以北、以南向中条山西侧守军进攻,主突方向为第3军与第80军之结合部。8月凌晨,张店镇附近阵地被突破,日军迅速向守军后方渗入。第15集团军各军被迫退守秦家岭、望原等第二线阵地。9日4时,日军一部已迫近第5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马村。司令部遂东移至涧南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