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次长沙会战
军,约30个师。其兵力部署为:第99军(傅仲芳,3个师)守备青山一带及湘阴、营田、归义间湘江、汨罗江之守备;第27集团军(杨森,8个师)守备新墙河两岸、鹿角、通城、金塘坳间地区;第30集团军(王陵基,4个师)以一部兵力守备界牌、观音阁、潭埠之线阵地,主力集结于三都附近;第19集团军(罗卓英,6个师14个保安团)以大部兵力守备上东坑、靖安、奉新、高安、市汊街地区,其第74军(王耀武,3个师)集结于新喻、宜分地区;第37军(陈沛,3个师)、第26军(萧之楚,3个师)、第10军(李玉堂,3个师)分别集结于福临铺、金井、衡山地区。另外有7个挺进纵队等在敌后咸宁、瑞昌一带进行游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位于长沙。
日军第11军进攻长沙的各部队在向新墙河以北进攻出发地位集结时,为了保障集结地区左翼的安全,解除侧方威胁,掩护兵力集中,阿南惟几命第6师团在主力进攻之前,先于9月7日由忠坊,西塘向大云山的中国军队攻击。当时大云山区有第4军1个团和1个加强营、第58军1个加强营。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没有得到日军向湘北集中兵力的情报,判断日军可能是为“抽调兵力使用于其他方面,乘第6师团集结之机,扫荡我大云山游击根据地”,因而令第4军(欧震)加强大云山的守备,令第58军准备协力第4军的作战。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由西塘东进,突破第4军第102师在鸭婆岭的阵地后,转向南下,攻占甘田、团山坡等要点。其师团主力由忠防南下,击迟第4军第59师的阻击部队以后,分向西进、南下、攻占南冲、白水洞、白屋里、长安桥等地,激战2天,大云山大部地区为日军占领,但其第13联队,则遭到第102师和第59师的围攻。9月10日,日军第40师团到达桃林,接替第6师团。11日,第6师团主力经桃林向草鞋岭转进。第40师团先遣支队(第234联队)在甘田附近,遭第58军新11师的侧击,至当夜,方与第13联队会合。第13联队遂退去草鞋岭与其主力会合。13日,日军第40师团主力向甘田推进,与第58军第10师激战于甘田、马厮赮、团山坡一带,日军第33步兵团(荒本支队)亦加入战斗。直至14日,中国军委会及第九战区仍未判明日军进攻长沙的企图,依然认为“敌企图仅在攻占大云山”,放弃大云山向杨林街以北之甘田、港口方面进攻是“掩护其撤退的动作”。如薛岳14日致蒋介石电称,日军“扫荡我大云山后,南渡新墙河窜扰”,是“以进为退”;又如军委会军令部在第九战区的联络参谋张元祜14日向军委会报告说:目前日军的“态势、兵力部署,似无攻略长沙企图”,因而,未能及时采取有力的应战措施。
9月17日,日军第11军各进攻部队均已进入进攻出发地位。由于接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时兵力分散的教训,阿南惟几将进攻部队“并列部署于狭窄的正面上,以期进行纵深突破”。44个大队及322门火炮展开于新墙河以北仅20公里的正面上。仅派独立混成第14旅第63大队(平野支队)乘船溯湘江南下,进攻青山、营田,以掩护军右侧翼并策应正面主力之作战。各部队进攻出发地位的具体位置为:第4师团、第26旅团位于新开塘以南,第3师团位于乌江桥以南,第6师团、独立混成第14旅团第62大队位于西塘以南,第40师团、第33步兵团位于白羊田附近,9月18日拂晓,日军发起总攻。防御日军主攻方向的第4军,在大云山战斗中己损失甚巨,加以仓促应战,阵地迅速被突破。在兵力、火力高度集中的日军进攻下,守军第4、第20军、第58军根本来不及重新组织防御,分向南和东侧撤退。日军右翼保障支队第63大队在海军护送下,亦于当日在青山强行登陆。这时,第九战区才发觉日军的企图。当晚,薛岳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