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章 淞沪会战和南京失守
海空之敌,为求粉碎其速战速决之计划,以避免为其不断之攻击所歼灭,乃策定持久消耗之最高战略。一面不断消耗敌人,一面扩散战场,分化敌之优势。”这一战略指导方针,从战争全局看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在如何达到这一战略要求的问题上,则有不同的作战指寻。

    淞沪会战,采取的是专守防御,实质上是消耗防御,蒋介石曾说过:“在湘北战争(指第一次长沙会战)以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取守势的”,“处处只是消极防御,陷于被动”。淞沪会战中消极防御的表现,主要有三。

    首先,是死守阵地,硬拼消耗。宝山、罗店、大场、蕴藻浜、苏州河等各次战斗,都是在无险可守的固定战线上,同敌人进行阵地抗击战。日军陆海空火力远远超过中国军队,在阵地对抗中,中国军队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所以伤亡极大,李宗仁说:我军“人数既多,又无险可守,敌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铁炉,任其焦炼……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亡,辄以干计”。当时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认为,淞沪会战是“以自己的消耗来换取敌军的消耗”。

    其次,是兵力分散,专守一线。只要一处被敌击破,就造成全线崩溃。通过实践,蒋介石也认识到这一点。1938年,他在第二次南岳会议上说:“一线式阵地之不能改正,乃我们官长指挥能力缺乏,而为我军自抗战以来战术上失败最大的一个耻辱。”

    再次,是强调正面,忽视翼侧。淞沪会战中,随着正面战线的吃紧,蒋介石置翼侧于不顾,将防止日军登陆的部队调至正面加强防御,以致日第10军如人无人之境,使淞沪战场正面的军队陷于腹背受敌的危境。蒋介石也认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挫失,他说,“上海开战以来,我忠勇战士在淞沪阵地正与敌人以绝大打击的时候,敌人以计不得逞,遂乘机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这是由于我们对侧背的疏忽,且大轻视敌军,所以将该方面布防部队,全面抽调到正面来,以致整个计划受了打击,国家受了很大损失,这是我统帅应负最大的贡任,实在对不起国家”。此外,国民政府最高决策者们片面强调政略,希冀国际干预,也是贻误战机和使撤退成为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简介 >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目录 > 第三章 淞沪会战和南京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