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九回 李湖逼捐启官自杀 拍卖贡品筹银赈灾
果馨姐的主意与老爷心念一致,老爷就会果断地去干。”

    “有时候,我心里确实没有一点主意,但同馨叶在一起,突然会冒出好主意,脑子好像特别灵光。”

    “馨姐是局外人,头脑或许会冷静些。馨姐遇到自己的事,也会迷茫无绪。”

    “她遇到什么为难事?她一次也没和我说起。”

    “具体的奴婢也不知。有一次,馨姐很无奈地说她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她有时心事重重,即便笑时都隐藏着深深的忧郁。”

    “奴婢好恨自己,没有馨姐一半聪明。”

    “我今天发现,你也是聪慧的才女。”

    “可现在,老爷遇到这么大的难题,奴婢一点也不能为老爷分忧。”时月泪流满面,嘤嘤地哭泣。

    破镜重圆

    潘家的粥棚支在太平门外,面对洪水滔滔的省河。彩珠拿着西洋铝勺舍粥,不时焦虑地望着浊水翻卷的江面。

    太平门外聚集着数千灾民,妙慧师太也挤在灾民中间,听灾民谈论粥棚纷纷断炊的消息,连巡抚衙门的粥棚也只剩下一口大锅煮粥。突然,灾民一片欢呼,上游的江面下来两条满载米包的船,坐船头的是潘启官的三夫人时月。

    米船停靠码头,灾民涌过去帮着扛米包。彩珠把铝勺交给仆役,喜出望外迎上前。时月喜滋滋道:“巡抚重罚了带头囤米不卖的粮商乔三龙,打过板子枷号示众,据说还要抄家流放。吓得其他的粮商纷纷开仓售米。”

    灾民帮忙烧火煮粥,更多的灾民排队等舍粥。师太站在长龙般的队列里,眼帘里不时浮现出两张脸孔,一张是馨叶的哥哥,一张是馨叶的儿子有智。这一年多来,师太一面向有智灌输仇恨,一面寻找证据向潘振承下手。师太越来越感到迷茫困惑,潘振承不是她想象中的恶人。

    饥肠辘辘的师太跟着灾民,缓缓地挪动脚步。天空时晴时雨,师太抬头看了看穿透乌云的阳光,头晕目眩,昏倒在地。

    师太苏醒过来,眼前迷迷糊糊晃动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是潘老夫人。彩珠拿调羹喂粥到师太口里,师太萌生出一股愧疚,“这多年来,我一直想残害她的夫婿。”师太推开调羹,挣扎着爬起来,步履蹒跚走开。

    “老婶子,你上哪去?”彩珠问道。

    “去看女儿和外甥。”师太头也不回来到江边,上了过海的渡船。

    “老婶子,老婶子!”时月风风火火追了过来,站趸船边把一小袋米给师太:“老夫人给你的,她说老婶子的儿女外甥没来粥棚,准是饿得走不了路。”

    渡船缓缓撑离趸船,师太背过身子,老泪潸然。

    正午时分,师太回到她曾经隐居的尼房。

    青灯烁烁,香炉里插着一枝孤香,散淡地冒着青烟。蒲团前的几案放着一卷经书、一副笔砚和一首刚填好的词:梦中苟偷欢,离人心上愁。眼望穿,白云空悠悠。

    都道出家万事休,有牵挂,怕回首。

    此情何时断,此愁何时休。不思量,阖目万象流。

    我恨空门不见空,青衣破,人依旧。

    师太和馨叶都是来靖灵庵躲灾的,她们都没做到无牵无挂一心向佛。然而,师太念念不忘的是复仇,馨叶的牵挂是她的夫婿和儿子。师太想象得出馨叶呆在死气沉沉的尼房,有多么痛苦和无奈。师太继而去看贴在墙上的一副偈联:

    师太心里一阵紧缩,跏趺坐在蒲团上,微阖双眼诵经祈祷。

    馨叶在斋堂用过斋,穿过满是积水的过道,顺着陡峭的楼梯往上爬。尼房的门开着的,馨叶趋步上前,脸呈惊诧,急忙跪在师太面前。“弟子不知师太到来,未去山门迎候。”馨叶话音颤栗,忐忑不安地看几案上的《唐多令·偶感》,生怕师太训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五十九回 李湖逼捐启官自杀 拍卖贡品筹银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