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1)
首次出版于1938年,是伊莱娜 · 内米洛夫斯基短暂一生中的晚期作品,也是其较为成熟的作品。作者在纳粹集中营惨遭屠杀之后,这部小说也像她的十几部作品一样尘封了半个多世纪,战后的那一代人没有人知道作者,法国文学史上没有作者的名字,直到作者的遗作《法兰西组曲》荣获2004年法国雷诺多文学奖之后,人们才重新发现这位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才女作家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为时代背景,描写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在社会上苦苦挣扎、渴望飞黄腾达,以及因为爱情幻想落空而自我毁灭的故事。
世界历史不会忘记,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爆发了“黑色星期四”之后,经济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从美国蔓延到欧洲,法国出现金融崩溃,工业生产倒退,失业人数剧增,农产品价格下降,国家财政出现严重赤字,几十万家庭陷入贫困。对于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美国作家也许更有切肤之痛,福克纳曾回忆说,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他的经济状况不佳,三四十年代为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共创作了电影剧本四十部之多,却依然不能摆脱经济压力。美国另一位作家约翰 · 斯坦贝克更是以经济大恐怖为背景,以血和泪写成了《人鼠之间》等作品,反映那个时代农民催人泪下的悲惨命运。翻开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学史,虽然可以发现许多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作品,也可以看见罗曼 · 罗兰宣布“整个欧洲就是一所疯人院”、“对欧洲再也不抱任何希望”之类的文字,却鲜见直接以造成社会经济生活严重混乱的大萧条为背景的小说。幸运的是,伊莱娜 · 内米洛夫斯基在中为我们真实地纪录了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经济危机给法国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的冲击,虽然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描写那段历史,但我们很容易从作品主要人物的遭遇中一目了然地看出那是一个何等悲惨的时代。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着墨最多的主人公让-卢克 · 达格尔纳。
主人公让-卢克 · 达格尔纳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八岁那年,父亲洛朗 · 达格尔纳再婚后上了战场,从此让-卢克就被关进了学校,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是在寄宿学校里度过的,孤苦伶仃,只有另一个身世同样可怜的同学杜尔丹与他同病相怜,并结下了友谊。洛朗 · 达格尔纳在德国被囚禁的那段时间得了一种腰部痉挛的疾病,最后一次手术后,他的病已经变成不治之症,从此家庭收益就少得可怜了。父亲知道自己什么也不能给他的这个儿子,“两年来,他的学费我都拿不出来,甚至连吃饭的钱都给不了他”。让-卢克也非常清楚自己不能跟他那羸弱、生病、破产的父亲要任何东西,为了生存,为了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他不得不玩命地干活,洗汽车,用两个晚上的时间翻译侦探小说,收费极其低廉地给人上课,含辛茹苦地挣钱,彻底放弃物质享受,什么活儿都干过。“从黎明时分开始,他就在街上谋划,试着推销他的那些吸尘器模型、收音机的焊锡,还有从倒闭的化妆品商店低价买来的肥皂……这是他目前惟一的谋生手段。无论是显赫的文凭、勇气,还是工作,没有一样东西能给他带来他所希望的最微小的安全感,没有一样东西能满足他最起码的愿望。就像人们谈论美国女孩时说‘美丽是廉价的’一样,同样,在欧洲,在1933年的这个秋天,人的才智一钱不值。”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工作,什么都不可能,并不过分的升迁的愿望、实现最朴素的心愿都没有希望,都不可能。他拼命地节衣缩食,才拿到了几张文凭,“岂知文凭的分量只是按照那张印了几个字的薄纸的重量来衡量”。这就是生活给予他的全部。在这个著名的金融崩溃的时代,连金钱都是稍瞬即逝、昙花一现的东西,他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