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
    一九四九年四月至七月

    南京 南昌 上海 北京

    <er h3">1

    鲜红的太阳高照在龙蟠的紫金山上空,玉带般的长江、秦淮河环抱着虎踞的金陵城郭。

    城内,万人空巷。庄严整齐的解放军队伍一批批从浦口渡江,登上中山码头,沿着中山路阔步前进。码头内外,大街两旁,站满了身穿各种服装的市民群众,其中包括男男女女的大、中学生。沿街许多楼房的窗口,也挤满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他们举着彩色的旗帜标语,迎着解放军夹道欢呼:“欢迎解放军解放南京!”“解放军同志辛苦了!”“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四月二十七日,南京解放后的第四天,邓小平和陈毅由合肥的瑶岗动身前往南京。首任南京市长的“父母官”刘伯承,则由于身临一线指挥渡江,渡江后又紧急部署二野进军浙赣线,军务繁杂,而比邓、陈晚到了两天。

    当征尘未洗、战袍未卸的刘伯承匆匆赶往南京上任,已是二十九日的暮霭时分。加之仓促成行,事先未能同南京的警备部队取得联系,以致刘伯承来到自己这位由共产党任命的首任市长的治下时,却茫然站在中山码头上,不知该到哪里办公了。

    情急之中,刘伯承让警卫员去租了一辆公共汽车。上了汽车,警卫员突然一拍脑壳,叫道:“啊呀不好,还没有叫人号房!这么大一个南京城,车子该往哪里开呢?”

    刘伯承一听,呵呵大笑:“到了家门口,反倒找不到家了。”笑罢,果断地对司机说,“司机同志,请你直开‘总统府’,到了那里就好办了。”果然,车子一到“总统府”,刘伯承便与先期到达的邓小平和陈毅见了面。

    挥师百万大军渡江,解放了南京的三位统帅,此刻谈笑风生,并肩步入国民党的“总统府”,通过二百多米的长廊,登上国民党党政机关办公楼,走进“总统办公室”。

    曾经富丽堂皇的总统府邸,如今一片狼藉。文件满地,表册散落,皮坐椅上的滚龙绣垫滚到了墙角。只有翻到四月二十二日的台历端正地摆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昭示着蒋家王朝的末日。

    “二十二年前的四月,”邓小平看着桌上台历的日期,心情沉重地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利用黄金荣、杜月笙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捕杀工人、学生,逮捕共产党人,屠杀革命群众。三天之内,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三百多人,被捕五百人,失踪三千多人……蒋介石是手执屠刀上台的。”

    陈毅跺着蒋介石曾经踩过的红木地板,气愤地说:“仅四月十五日这一天,他们就在广州捕杀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两千多人。马日事变后,蒋介石又下令‘宁可枉杀三千,不使一人漏网’。他的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呀!”

    “但是,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人民终于胜利了!”刘伯承朗声说道。

    邓小平深深呼了口气:“是呀。这是人民的胜利!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胜利!”

    “为此,我要在他的总裁办公台上,赋诗一首。”陈毅说罢,展卷拈毫,激情澎湃地书道——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通上天。

    直下金陵扫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书毕,陈毅将毛笔恭恭敬敬捧给刘伯承:“市长大人,请赐墨宝。”

    刘伯承接过笔,意味深长地一笑,挥笔写道——

    刘伯承到此一游。

    陈毅和邓小平看到刘伯承书写下如此墨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仅从中读出这位长者的气度和胸怀,而且领悟到这位军事家的战略眼光。

    刘伯承的“到此一游”确实不是戏言。战局的发展,需要他去承担更为艰巨和重要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