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泰伯第八
句下文是说工夫,非言效验。兹仍依郑氏解释。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问没有才能者。自己见识多,却问见识少者。有而自觉如无,实而自觉如虚。无故受人侵犯,而不报复。昔日我的老友曾如此实行。

    皇疏,能是才能。多,谓识性之多。包注,校是报复的意思。马融注,友是指颜渊。

    刘宝楠正义,前篇颜子言志,愿无伐善,无施劳,亦此若无若虚之意。犯而不校,是言其学能养气也。韩诗外传引颜子曰:“人不善我,我亦善之。”即不校之意。郑注檀弓云,“昔”犹前也,曾子说此话时,颜子已卒,故称“昔者”。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两句是动辞,说两方面。颜渊学孔子。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即是“以能问于不能”。孔子学琴于师襄,又拜七岁童子项橐为师。即是“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这两句是静辞,单指颜子而言。有无一对。虚实一对。虚者不充实,而非虚无。

    “犯而不校。”他人侵犯我,而我不报复。待人如此。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斯,指以上以能问于不能,以至犯而不校。曾子称赞颜子而不举其名,是学孔子“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托是委托。父死以后,子称孤子。古时尺短,身高六尺,约为十五岁,邢疏引郑康成注,十五岁以下,统称六尺之孤。君主在命终之际,顾念其子孤幼,乃委托可靠之人辅佐,名为托孤。

    寄也是托的意思。封建时代,诸侯受封的国土,约为一百方里。命是国家政令。托孤必然同时寄命,即将国家大事一并拜托此人帮助幼君治理。

    承受托孤与寄命之人,一旦面临国家存亡的大关节时,不为一切利害改变其意志,而能全始全终。

    可以托孤,可以寄命,以及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的人,依曾子的看法,此人一定是君子。

    这里所称的“君子人”,乃具有优越的办事能力,与高尚的品德。后世蜀汉诸葛亮可以当之无愧。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以为,作士人,不可以不弘毅。因为士人的责任重大,而且所行之道遥远。如何重大?以行仁为自己应负的责任。如何遥远?这种大责任要一直负下去,到死为止。

    古时民众大致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农工商是生产者与营利者。士则不生产,不营利,而尽全力学道。道有体用。用就是行仁。士有通达时,也有困穷时。通达时,即须以仁来治国平天下。困穷时,也要尽力宣扬仁道。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所以必须弘毅。弘是广大,见识学问一切都要广大。毅字的意义,据包注是“强而能决断。”强的意义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子一生力行孝道,临终始说“免夫”。又如易箦,虽在生死关头,犹不丝毫失礼。曾子自己就是这样任重道远。可见大贤人的言论必出于真实的工夫。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集解:“包曰。兴,起也。修身当先学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

    “兴于诗。”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作诗有兴赋比三种方法。包注:“兴,起也。”也就是发的意思,由于他事兴起自心之志,经外发而为言,此即言志之诗。志,是志于道,由伦常之道,以至中庸率性之道,皆是诗所言之志。

    “立于礼。”礼记中庸篇说:“发而皆中节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语讲义简介 >论语讲义目录 > 泰伯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