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里仁第四
故不为欲恶所乘。”孙氏此说大有道理。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安国注:“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君子去仁的去字,作舍弃讲。恶乎的恶字,读平声,作何字讲。乎,是语助词。君子舍弃仁,何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希望成贤成圣,必须行仁。但是,何谓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例如恕道,刚毅木讷,皆是近仁。又礼记中庸:“子曰,力行近乎仁。”孔颖达疏:“以其勉力行善,故近乎仁也。”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近仁即能至于仁。不近仁,则远仁,远则去仁,不能成其为人所称的君子。

    如何不去仁,下文云: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食之间,就是吃一顿饭之间。违仁,即是去仁。造次,马融说是急遽,郑玄说是仓卒。造次就是仓卒二字的转音。邢疏说,急遽、仓卒,皆是迫促不暇之意。颠沛,马融注为偃仆。

    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造次必于是,急遽时,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偃仆之际,即是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

    自“君子去仁”至“颠沛必于是。”古注与前合为一章。陈天祥四书辨疑说:“前段论富贵贫贱去就之道,自此以下,至颠沛必于是止,是言君子不可须臾去仁。彼专论义,此专说仁,前后两段,各不相关。”陈氏主张,前后两段,各为一章。程氏树德论语集释从陈氏之说。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说:“我未见过好仁者,亦未见过恶不仁者。”好仁者,此人以行仁为所好。恶不仁者,此人遇见不仁之人则厌恶之。好仁者,恶不仁者,孔注就两人解说,先儒亦有作一人解说,以为一人心中有好有恶。两说可以并存。

    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注:“难复加也。”尚亦通上。好仁的人,凡事皆依于仁,此是实行仁德的上等者,无人更上于他,所以难再加乎其上。皇疏说:“故李充曰,所好惟仁,无物以尚之也。”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厌恶不仁者的人,其为仁矣,他的为仁,即在“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依皇疏说,此人既厌恶不仁者,便不与其亲狎,不仁者便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于此人之身。所以孔安国说:“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于己,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恶不仁者,虽然比不上好仁者,但能远离不仁者,洁身自好,而不为恶,亦得为仁。皇疏又一解释:“其,其于仁者也。言恶不仁之人,虽不好仁,而能恶于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孔安国注:“言人无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见欲为仁而力不足者。”此意是说,有谁能在一日之间用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够一日力行其仁,孔子未见其人之力不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力行近乎仁。”例如力行孝弟忠信,就是近仁。孝弟忠信,有浅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见力不足。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安国注:“谦不欲尽诬时人,言不能为仁。故云,为能有尔,我未之见也。”皇疏:“世中盖亦当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尝闻见耳。”

    朱子集注:“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语讲义简介 >论语讲义目录 > 里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