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
下。宋军涉水强渡,江南兵大败。
李煜整日在深宫与僧徒道士谈经论道,不问政事。金陵守将皇甫继勋买通宫人,隐瞒战事,李煜丝毫不知亡国在即。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外出巡城,见到宋军满野,金陵岌岌可危,这才知道为左右所蒙蔽,狂怒之下杀皇甫继勋。无计之下,又只好派徐铉、周惟简为使者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向赵匡胤求和。徐铉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赵匡胤道:“朕令李煜入朝,为何违令?”徐铉答道:“李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没有过错,为何被伐?”赵匡胤道:“既为父子,为何分成两家。”徐铉无言以对,知道宋帝意在江南,再无回旋余地。
李煜求和不成,急调驻守上江的朱令赟入援金陵。朱令赟率十五万大军自湖口顺流而下,欲斩断采石浮桥,以解金陵之围。到达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皖水入江口)时,朱令赟大军与宋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刘遇五千人相遇。刘遇先挥军急攻,朱令赟下令用火油攻烧宋军战舰,宋军正节节败退时,风向忽转,火势反烧朱军,南唐军队不战自溃,主将朱全斌慌忙间投火自尽。此战宋军侥幸得胜不说,还消灭了南唐主力精锐,金陵陷于孤城危蹙中,指日可下。
李煜无可奈何,只好再派徐铉、周惟简出使汴京,并带去贡银五万两、绢五万匹,乞求缓兵。徐铉道:“李煜不是敢违抗圣旨,而是因病不能入朝。请罢兵以拯救一邦之命。”赵匡胤道:“朕已晓谕将帅,不得妄杀一人。”徐铉还要拿出文人的那一套嘴皮子功夫,赵匡胤大怒,拔剑道:“休要多言!江南有什么大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徐铉惊出一身冷汗,急忙退出。
宋军攻打金陵前夕,主帅曹彬忽然称病不视事,诸将都来问候。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所能医治,只须诸位诚心起誓,克城之后不乱杀一人,我的病就自然好了。”诸将许诺,焚香为誓。曹彬这样约束将士,是因为出征前赵匡胤已下有命令,保护金陵城和江南财富。果然,宋军攻入金陵后,秩序井然。
李煜之前曾慷慨表示要“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一旦失败,也要自焚殉国。他甚至已经在宫中堆好了柴草,但临到最后一刻却放弃了,最终肉袒出降。南唐国亡。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写罢降表后,随即感慨地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这首词曾经在后世引起莫大的非议,大多人认为李煜拜辞祖庙、北上而为俘虏,理应对着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江南锦绣,愧对南唐百姓,而李煜却是“垂泪对宫娥”。对于感性的李煜而言,他惟一的不幸并非亡国,而是生在了帝王家。
宋开宝九年(976年),元宵节刚过,李煜及其子弟、官属一行四十五人到达汴京,身穿白衣,到明德楼拜见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没有加害,减死罪一等,因其曾守城相拒,封“违命侯”挂名担任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有自己的宅第,但有人把守,不能随意出入,不能与外人交往,实际上仍然不过是个比较体面的囚徒。
李煜被封违命侯后,成天长吁短叹,过着凄寂不堪的日子。好在身边还有小周后相伴,总算给他绝望的生活平添了一丝温暖和安慰。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在万岁殿驾崩,留下千古的“斧声烛影”之谜。赵匡胤弟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后,除去李煜违命侯的封号,改封为陇西郡公。
然而,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暗地却打美貌的小周后的主意,不断以宫眷的名义召小周后进宫。龙衮在《江南录》中记载:“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