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巫气的哲人”
也常常会违反妇孺皆知的市场法则而重蹈覆辙。对此,彼得·杜拉克在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曾经有过形象化的描述:硅谷的高科技创业家仍然主要以19世纪的管理模式运作。他们依然信奉富兰克林的格言:“只要你发明一个更好的捕鼠器,你的家将门庭若市。”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去弄清楚什么样的捕鼠器才是更好的,而且是为谁发明的。
1996年春天之后的互联网世界正掉进了一个炫目的转型大旋涡中。当时,以“美国在线”为代表的全能型网站受到全面的挑战,网民在浩瀚无涯的信息海洋中渴望找到一盏指路的航灯。尼葛洛庞帝在他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网络世界,查找为王”的预言。当年4月12日,杨致远的雅虎在美国全国证券自营商自动报价协会,也就是俗称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一日之内单股股价出乎所有华尔街券商的意料,从13美元飙升至43美元,一跃成为市值高达8.5亿美元的新巨人。当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雅虎神话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瀛海威的中文论坛上的时候,有不少人向张树新提议:马上修正瀛海威的运作模式,向雅虎式的门户类网站转型。张树新一日三吟,不置可否。
就这样,在网络“门户时代”已经到来的黎明时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悄悄地与瀛海威擦肩而过。
在某种意义上,对张树新的过多指责无疑是苛刻的。因为,她不可能系统地为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进行市场调查,她也不可能为某种市场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大雾中领跑的她,只有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身穿的那件醒目而尊贵的“领跑衫”付出代价。而网络业的成长史,就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的历史,唯一能够缩短错误之间距离的,只有企业的失败。后来的人们总是从失败中获取教训,开始新的尝试。
而作为战略制订人的张树新最可惋惜的失误是,她没有对失败进行及时的系统研究,没有把产业内最新发生的某些意外事件作为特别的机遇来加以仔细的考量。对于一家像瀛海威这样身处产业成长最前沿的领跑型企业而言,其最大的危险是它似乎比客户更“知道”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领导者往往把一些进程中的意外看成是对自己的预测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侮辱而加以拒绝。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意外倒可能是发展的真正的方向。他们没有牢记这样的格言:企业不是要高傲地创造或改造市场,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
张树新读了4年化学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当中国的居里夫人,但她似乎始终没有发现其实她并不是瀛海威最合适的管理者。对此,瀛海威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早已有所察觉了。一位市场总监曾对记者坦言:“对于做过记者、做过策划人的张树新来说,形象宣传、操纵媒体游刃有余,但当企业转入实质性经营的时候,她马上显得后劲不足。”(摘自《三联生活周刊》1998年第15期封面专题,王烽、许知远撰写)而不少业内人士也有同样的感慨,一位评论家写道:“我们常常看到张树新在媒体上慷慨陈词,为互联网呼吁,她的思想已经到了一个经理人不应有的高度,她也许更适合做一个政府部长,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政府可以把‘桃树’种在马路边上,谁最后摘到‘桃子’都是一样的;而企业应该把‘桃树’种在自家的园子里,它最后应收回自己的劳动果实。这是起码的经济法则。显然,张树新把互联网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了。”日后,张树新也承认当初的战略设计过于庞大和浪漫。她说:“所有的事都干了,就像一个全部自给自足的农民,瀛海威做了信息服务的全过程,做这个过程瀛海威付出了很大一个成本代价。”
瀛海威的很多高层管理人员都认为,瀛海威最初1年的市场培养、战略宣传是正确的,否则需求无法转化为市场。但1996年底开始,中国的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