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章 1937年:沉船与拯救
    “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

    1937年7月10日,是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日,而再过一个月,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十周年纪念。上海市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近万人涌进会场观看庆祝仪式,并参观了六个成就展览。这时候的上海正宛若一颗“东方明珠”,全国金融业资产的四分之三聚集在这里。53%的对外贸易和25%的国内外航运通过这里运转,在现代制造业方面,上海是“民族工业的中心”,全国近4000家现代工厂中,有1200多家开设于此,无论是资本投资额还是使用现代新式机器、劳动力的规模,上海都堪称第一。这一天的上海滩,到处洋溢着快乐的激情。但是,一本关注时局的杂志《人民论坛》则刊登了一篇时评,题为《上海成立日庆典的幽灵》,作者写到,“总有一个幽灵游荡在庆祝活动中:战争的幽灵。”

    就在三天前,日本军队在北京附近的卢沟桥对中国军队发动了攻击,它被称为“七七事变”。从这一天起,中国卷入一场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

    8月8日,日军攻入北京城。随即长驱南下进击上海,超过四百万难民涌进租界,在后面的三个月里,70万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1月8日上海沦陷。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5万军民丧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箭锋直逼武汉,遥望重庆,东京宣称将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战争爆发了。一切都变得身不由己。

    在国家存亡的重大时刻,企业家们的事业是如此的脆弱,它如蚕丝在大风中飘荡,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跟那个时代中的每个中国人一样,突然间与民族命运这个大道义站在了一起。

    就在这场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战争到来之前,中国商业界的人们在做些什么呢?

    先说宋子文和孔祥熙。就在战争爆发前的一个星期,他们做成了一笔效益超好的生意,7月1日,一家名叫扬子电气的股份公司宣布成立,它收购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国营电厂——首都电厂。这是孔宋家族枚不胜举的、利用权力、化私为公的经典案例之一。

    在1928年,作为新首都的南京城的供电系统十分不足,以至于“灯光黑暗,为全国所仅见”(张静江语)。南京在晚清时建了一家官办的“金陵电灯官厂”,民国后更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名为官办,实际由民间资本经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当即将电灯厂作为“逆产”无偿没收,改名为首都电厂,它被归入建设委员会辖下。随后,政府将电厂抵押,从银行套得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同时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扶持,包括享受平价煤、低利贷款,甚至还以改善民生为名义由行政院拨款为电厂新增发电设备。在政策大力输血、市场垄断经营以及“首都效应”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首都电厂迅速壮大并实现了非常好的效益,在1928年划归国营的时候,电厂的固定资产仅有21万元,到1937年就增至958万元,增加了足足45倍,在很多年里,企业的年均获利率都在20%-25%左右,是当时国内效益最好的大型国营企业之一。

    到1937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建设委员会以首都电厂需筹措巨额发展资金,而国家一时难以筹措为理由,提出将首都电厂以及无锡的戚墅堰电厂——它在1928年前也是私人企业,后被没收归为国营——向社会公开招收商股,“以提高社会投资”。这一建议在该年的4月1日获得国民政府训令批准。仅仅过了一个多星期,建设委员会就完成了首都电厂的资产评估工作。它还迅速拟定了具体招股办法,主要内容为:第一,将首都电厂、戚墅堰电厂合并,组织扬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公司资本均定为1000万元,除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目录 > 第十五章 1937年:沉船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