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1905年:立宪急先锋
”早在1904年,上海的《商务报》上便刊文公开宣言,“商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强,富强之基础,我商人宜肩其责。”商人势力的积聚,则与商会组织的兴起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特征在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大城市表现得最为显著。

    据史料显示,晚清最早的商业组织是出现在1902年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1904年,《商会简明章程》颁布后,各地商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在朝廷的鼓励下,全国各省会和商业繁荣地区设立了商务总会,中小城市设立商务分会,村镇设立商务公所。商会有处理商务诉讼的职权,负责调查商情,处理破产和倒骗,受理设立公所、申请专利、进行文契债券的公证等职责,它部分地承担了政府的经济管理功能。随着各地、各市镇商会的组建,商业势力得以聚集,并从此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公共力量。1907年,全国80个重要的城市商会代表聚集上海,倡议成立了华商联合会,全国商会呼吸相关,联成一体。到1911年,全国各种商人组织近2000所,会董2.3万人,会员达20万人以上,这几乎是当时中产阶级的全部。(另据白吉尔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年代》一书中的统计,到1911年,全国有商会794个,教育会723个,各省的咨议局和各县的自治会更是不胜枚举,其主持者大多为新式商人。)

    在一些开放的大城市,商会实际上不同程度地控制了城市的市政建设和管理大权。1905年,上海组建“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一经创立即以一个粗具规模、较为完备的地方自治团体面貌出现,它承担了包括学务、卫生、治安、户籍管理、道路工程、城市建设、农工商务、公用事业、慈善赈济、财政税收以及其他例归地方政府的各项事务,比较全面地担当和掌握了市政建设与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在总工程局、上海商会、自治公所以及市政厅这一脉相承的自治组织经营管理下,上海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展现出类似西欧早期自治城市与市民阶级的某些特点,东方大都市初显宏伟气势。

    商会组织除了在维护自身利益以及承担市政管理职能之外,在国家命运上的选择也引人注目。

    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企业家阶层是保守而反对动荡的,非万不得已,他们是决不会选择革命的。这从他们与革命党人的交往便可见一斑。到1905年,孙中山从事颠覆活动已经十年,该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多年以来,他一直秘密流连在东京、伦敦和纽约之间,为暴动筹措经费。对他给予资金支持的绝大多数是海外华侨,国内著名的大商人或有同情,却很少有实际的资助。惟一稍有知名度的资助者是浙江的张静江(1877—1950),他是南浔“四象”之一张家后代。自胡雪岩豪赌失败之后,与之结盟的南浔巨豪再无神气,张家当时在国内少有实业,张静江的财富来自他在法国巴黎的贸易公司,其主要生意是把中国的珍贵文物私贩到国外销售。

    1905年冬天,28岁的张静江在一艘海轮上邂逅孙中山。民国元老、一直追随孙中山左右的胡汉民回忆了这段很富戏剧性的故事:彼时,孙中山有戒心,回避他。不意张静江在甲板上拦住孙中山,说:“你不要瞒我,我知道你是孙文,你不要以为我是反对你的,我却是最赞成你的人!”会谈之后双方有了了解,两人约定,将来如果革命起事需要钱的话,可拍电报给他,并约定暗号,如拍“A”字即是一万元;如拍“B”字即两万元;“C”字则三万元,以此类推即是。孙中山将张的地址记在了小本子上,当时并未很在意。两年后,孙中山在河内计划发动起义时,经费没有保障,他忽然想起了张静江,对胡汉民说:“我上次在船上碰到一个怪人,脚微跷,说要帮助革命,约定三个字,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目录 > 第六章 1905年:立宪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