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四个“火枪手”
    何伯权离开乐百氏后,有记者问宗庆后,娃哈哈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有哪些?

    宗庆后直率地说,今天,我们在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只有四个: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和康师傅。

    一个很让人注目的事实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来自台湾的食品企业在大陆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在米果、方便面、饮料、厨用食品及休闲小食品等领域均精耕细作,收获颇多。其中,顶新集团是最为醒目的一家。

    顶新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台湾食品企业。1991年,做蓖麻油起家的顶新集团在天津开办工厂,生产出大陆第一包方便面,并为此专门打造出一个富有北方气息的品牌“康师傅”。很快,这家台湾企业以其特有的品牌形象和广告策略迅速打开市场,红遍全中国。康师傅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0%,方便面竟成为大中城市老幼喜好的时尚食品。

    方便面为薄利商品,运输成本偏大,靠量大面广而取胜。顶新很早就有了称霸全国市场的雄心。在1993年,当天津的生产线增加到十条之际,顶新便开始跨区域设厂,它先后在广州、杭州、重庆设厂,完成东、南、西、北的全国布局。此后,又在其他六个城市建立生产基地,终而成为全世界方便面生产线最多、销量最大的专业企业。康师傅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都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其他的中小企业已经不堪与其抗衡。

    顶新在全国布设了庞大的商流网络,共有280多个“据点”,服务于4500个经销商,提供80%的营业额,据说销售人员超过2万人。公司将终端分为三个等级,大卖场为A级,一周拜访两到三次;中心街区的食品零售商店为B级,一两周拜访一次;社区百货小店为C级,一个月去一次。康师傅的业务人员在一个月内要拜访55万个零售店铺。他们除了掌握讯息、监控终端之外,还要帮助经销商拿订单、催款、发货。

    1996年后,顶新加入茶饮料市场竞争,康师傅绿茶、冰红茶、乌龙茶、柠檬茶相继问世。

    茶饮料原本就起端于台湾市场,顶新在营销运作上可谓驾轻就熟,因此很快就抢到了最大一块的市场份额。据2001年底的市场调查,在消费者喝过的茶饮料品牌中,康师傅以70%的高比例而名列第一。两个主打产品冰红茶和冰绿茶分别请了任贤齐、苏有朋两位明星代言人,在年轻族群中树立起了时尚、清新的品牌形象。

    顶新集团营销副总裁滕鸿年在谈及台湾食品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时,归结了两条经验:其一是产品研发能力,即食品基础科学方面,尤其是在原料、香料方面有独到之处;其二是他们在台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营销经验,业务拓展意识强烈。有人更把康师傅创造的奇迹归结为“台湾营销模式”在大陆市场的成功运作。

    其实这些总结都只说对了一半。顶新来大陆之前,在台湾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其年营业额仅10亿元台币(台币与人民币的比价为4∶1),与统一、味全、黑松及波蜜等相比甚至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可是,顶新在大陆所取得的业绩根本不是上述企业所能相比的。其关键在于,它一方面实践了快速善变的台湾营销经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它很早就将市场重心下移到中小城镇,在营销网络的构筑上花了很大的工夫,并体现出极强的灵活性。滕鸿年曾谈到大陆市场与台湾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台湾,厂家与经销商的合同关系十分明确,且很少有违约的,而在大陆则很难有信用上的保证,因此只好“先付款后提货”。康师傅在1992年前后就把货铺进了中小城镇的专业食品市场,与各地的食品流通个体户打交道。到1996年,它又率先尝试终端营销,开始抛开经销商直接同终端联系。

    目前,康师傅庞大的商流网络,以及为了支持终端而投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简介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目录 > 2、四个“火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