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温州百谜唯一解
    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赴桥头考察,汽车行进在瓯江北侧的山峦之中,董教授兴致盎然地欣赏着四周的风景。

    “桥头还有多远?”车子开了好一会儿了,董教授开始关心起目的地。

    “马上就到了。”陪同的人答道。董教授狐疑地望着前方,山峦仍在延伸着,前方并没有热闹起来的迹象。

    猛然,汽车偏离杭温公路,驶进一条颠簸不平的土路。

    顿时间,车摇人晃尘土飞扬,窗外一片模糊,等到视线清晰起来的时候,眼前已出现了数百个摊位,成千上万的人群。

    嘈杂忙乱的景象迎面扑来,而这一切仿佛是从地底下忽然冒出来似的。

    “为什么,”以学者特有的敏感,董教授发现了一个反常,“纽扣市场不设在杭温公路旁,而偏偏在这个山旮旯里?”

    从理论上讲,市场的设点以交通便利为第一要素,但是温州的许多市场不是在山里,就是在岛上,往往是在一些水陆交通都不太方便的偏僻地方。

    有人测量过,从桥头到杭温公路有3.5公里,桥头人是凭什么神力,硬是“牵”着市场多弯了3.5公里的土路?

    1990年,物资部部长柳随年在温州考察,他到了宜山。

    地方官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情况,忽然,他冲口而出的一串数字,引起了以严谨出名的柳部长的猜疑,“停停,你再念一遍看看。”

    再念一遍:宜山的腈纶市场每年要从外地购进腈纶边角废料达17000吨,相当于34万亩棉田生产的棉花。每年采购来的旧棉布达300万匹,而每年从宜山推销出去的再生腈纶衣裤为2亿件,再生棉布,300万匹。

    看来没听错。

    柳部长一边摇头,一边感叹:如此巨大的物资流,每年在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到一个不通铁路、不通国道的偏远的小镇,这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那是多么庞大的运输量,需要多少节车皮呀。哪怕是让物资部亲自调度,也未必运转得过来,可是温州农民是怎么做到的?

    是啊,温州农民是怎样做到的?

    1986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温州,其中一站他去了柳市:

    走在忙碌的电器市场中,万里一路看,一路问。

    这是电煤灯,这是交流接触器,这是矿灯配件……在一间摊位前,万里问一位正在采购的东北客商:“你为什么大老远赶到这里来?”

    “这里的东西便宜,货齐,质量也还行。”

    “你为什么不到大城市商店或国营企业去买?”

    东北人笑而不答。

    临离开柳市,要万副总理讲几句,这位老政治家却陷入了沉思。他当时的讲话实录如下:“如果这个市场在上海郊区出现,人们还可以理解,而在远离大工业城市的浙南沿海小镇上形成,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工业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像这类产品,国营企业完全可以生产。”

    按说,国营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哪怕是地理条件,都百倍地好过温州。但是,为什么国营企业竞争不过温州农民的家庭工厂?

    以上三位经济学家、部长和副总理的疑问,只是无数“温州之谜”中的一小部分。

    那些年,每一个到过温州的人,都是带着一两个这样的疑问离开温州的。

    有人说,温州藏着无数的谜。

    有人索性说,温州整个儿就是一个谜。

    温州也一直被包围在这些谜中,而显得愈来愈神秘。

    现在,我们终于触及到开篇所提出的那些问题的核心了:

    如此多的“偶然事件”,如此多的违背“经济规律”的市场现象,是怎么成为现实的?

    “你去过杭温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民创世纪简介 >农民创世纪目录 > 温州百谜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