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柳之争”的三个版本
始纷繁的出现了,倪的同情者似乎也首次超越了柳传志的支持者,开始占据上风。
另外一方面,联想在21世纪的多次变故也让这个被认为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成为了众人的焦点,“联想原罪”、“联想不是我的家”甚至引发了两次大辩论,这也在客观上,把倪柳之争重新带出了水面。
关于倪柳的网络版本,我认为主要存在二大观点。
争论一:联想原罪?
21世纪的头一年,对于联想而言是忙乱的,这种忙乱更多是源于刊登于1月3日《计算机世界》上的一篇文章,这篇用八个版的篇幅、题为《痛苦的裂变》的特别报道首次披露了联想成长过程中的倪柳之争,这也是第一次在权威的国家级媒体上出现了联想不想听到的声音。据传媒消息,联想在此间停止了对《计算机世界》高达千万元的广告投入。联想集团称:由于该文有大量失实报道,集团法务部正在与各方磋商提请诉讼事宜,此前双方必须停止所有的经济往来。
由此开始,一系列质疑联想的稿子开始甚嚣尘上,其中“BLOGAY”(博客为什么)上的《质疑联想原罪》,更因为大量内幕的揭批而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一个热门网站。
王育琨在《失去联想》中具体描述了《痛苦的裂变》促使联想怒撤2000万广告费的经过和原因。
“由于联想对中文媒体强大的控制力,关于‘柳倪之争’的讨论,信息不对称,成了一边倒,除联想官方言论外,‘反方’意见几乎不能发表。2000年1月3日,《计算机世界》新千年第一期以8个整版篇幅发表《痛苦的裂变》,因为该文涉及‘柳倪之争’的根源,且不合联想官方口味,被联想处以停止近2000万广告费的惩罚,那么,《痛苦的裂变》究竟在哪里冒犯了联想?这点联想没有挑明。
本来,这篇文章是《计算机世界》记者蒋青玥通过对计算所和联想发展的调查研究写出来的,它探讨了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产业化、企业和研究所关系等问题,不应引起联想官方的反感,但文章披露了某些鲜为人知的情况,这可能得罪了联想官方,例如《痛苦的裂变》专题中《缠绕的痛苦和委屈》一文,专门写“柳倪之争”,蒋青玥这样写道:
“倪认为柳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为,柳传志在没有通过北京联想董事会的情形下,私自将北京联想从中国银行借来的钱转借了552万美元给一个香港的私人公司,即香港导远的吕谭平等四人。”
“港方人员于1998年离开了香港联想的经营管理层,带走了约2亿股的股票,但贸促会仅有1500万股权,原本素昧平生的香港人没花多少力气,便依仗联想人劳动创造的财富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豪,而为联想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倪光南和柳传志等创始人却几乎赤贫(2000年1月的柳传志还没有拿到后来的股权)。”
“柳的这种贷款行为可能已构成违法。因为国家明文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准借贷资金,贷款给私人负债持股也是违法的。1998年中科院在调查结论中确认,柳传志向港商提供巨额贷款确有其事,但未对此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合理做出评价,并指出柳个人确实并未从中获取好处。”
也许还有一些,但仅仅这些披露,恐怕就足以若恼联想官方了。
首先,吕谭平等人在香港联想上市后确实成了数十亿港币的富翁。联想曾大张旗鼓的在媒体上宣传联想想出多少个“百万富翁”,但为什么出了几十亿港币的“亿万富翁”反而不宣传?非但不宣传,连披露一下都要受到制裁呢?
……吕谭平等与香港联想原来的另一股东贸促会相比,“贸促会仅有1500万股权”,为什么吕谭平等能比贸促会等多拿1.8亿多股呢?是因为借了552万美圆,简单做一个除法,吕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