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顾雏军致祸的三重矛盾
重视与顾老板有些“职业化”隔膜的员工,对顾雏军强卖制冷剂给科龙,从中套现肥一己之私的行为,对某些地区科龙分公司与格林柯尔分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做法,实际上是早有警惕且抵触的。2002年,当时坚决拒绝签字购买制冷剂的原科龙高层相继选择辞职,而2005年,在顾氏对科龙的掌控风雨飘摇时,科龙员工终于有人揭竿而起,写下《八问顾雏军》的讨顾檄文挂在网上,流传甚广,应者麂集。

    功是功,过是过,一个对个人名利过于看重的人,怎么掩饰,都会从衣袍底下,露出个“恶”字。恶人,可恶。

    第三重矛盾

    对国情和现有体制下的企业运营,顾雏军希望超脱坏的因素,但实际又最迷恋坏的因素,譬如关系营销。

    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原则:我不是政治家,我只会做企业。家电是利润微薄的产业,需要你用100%的努力去做它才能做好,如果你再花50%的精力去干别的事,去防范本来不应该由我来防范的风险,那你就干不好这个企业。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举例为证,顾雏军收购扬州亚星之后,家乡人(顾雏军是扬州人)并没有给他面子,因为对顾雏军的管理手段有异议,亚星的员工两次集体闹事,让顾雏军甚感没趣。而扬州市政府主要官员失约新闻发布会,更让顾雏军怒火中烧。

    而收购美菱,尽管出手比美的晚一步,但最终却是顾雏军得手。坊间消息说原因是顾拜访的安徽省官员职权比美的的拜访对象要高一级,所以临时撬脚。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最新披露,顾雏军重返国内,攀援事业顶峰的第一块基石——海南格林柯尔之所以成功,“在得到海南省政府部门的支持后,海南格林柯尔以迅猛之势独占海南市场。从海口到三亚,从机关单位到企事业单位,从出租车公司到宾馆饭店,从商用制冷设备到空调,一场无氟替代工程在海南格林柯尔公司唱主角的情形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种政府支持形成垄断性经营的直接成果是什么呢?

    据有关公告,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2000年营业额3.64亿元人民币(替换氯氟化碳CFC制冷剂工程收入3.18亿,销售制冷剂4585万),净利2.69亿元,2001年营业收入5.16亿,毛利4.1亿,净利3.4亿。但在随后的几个年度里,由于强行进行制冷剂烧坏了很多出租车的发动机,遭到抵触,以致格林柯尔的替换主营业务不断减少,2002年到2004年营业额分别下降到3.21亿元、1.07亿元和1.8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下降到8296万、862万和1662万元。

    该报道称,现在,格林柯尔已经淡出海南人的视线。“在许多海南人的心中,仿佛就是做了一场梦般,醒来了,也让它飘散了。”

    顾雏军也许真不喜欢陪政府官员吃饭,但是原因绝非他所强调的“因为我做好了企业,他们应该请我吃饭才对”,而是他找到了其他替代之道,“魔鬼”更加细节化,譬如陪官员的妻子打麻将、逛街,甚至帮其接送孩子上学。这些传统的拉关系、走上层路线的一套,就是每一个格林柯尔公司业务员上岗时的必修课。

    正如郎咸平关注到的,顾雏军收购的企业,都是地方政府急于出手的、经营困难的。但是这里边至少有三层意思:①地方政府急于出手,一般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大股东,金鸡取卵的好时机已经过去。②出手的前提是,由于企业实施MBO的机会基本没有,企业原经营层的创业驱动力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基本靠道德和良心维系,所以,企业倒闭或走向衰落是正常的,不改制却能够幸存下来却是偶然的(垄断性行业不在此列)。所以,地方政府出手套现既有响应“国退民进”政策的光彩,又可以把相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简介 >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目录 > 顾雏军致祸的三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