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投机者总有天堂
什么,但现在,回平阳谁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她抓住了一个机会,咸鱼翻身,现在活得很好。
的确如此。
2004年的时候,女人的井每口据说价值就在千万以上,于是,这个女人也就成为了新疆边陲最有名的女石油大王。
女人的幸运成为了平阳鳌江的新传奇——朋友说平阳的民间,每年会有三、四个年度最火的人物。2003年,就是她。
如果放在2004年,我不知道购买20口油井到到底需要多少钱,但可以确信,10万块钱,估计连打点关系都不够。《南方周末》专门出了篇文章,告诫在油田边缘地带挖井和投资的风险,甚至一度有媒体指出,开油井的成本动辄在亿元,而荒废油井的价值已经不高。
买油井的故事同样引来了温州人其他的声音,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温州商人黄银荣就表示,业界的传说和媒体的报道纯属炒作,他认为,确实有个别温州企业正在操作此事,试图挤入这一行业,但并不说明温州民间资金已大规模进入。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油井故事的真实性很让人怀疑,但又如何呢?再多的辩白,在神话面前,都是淡而无味,且只会增加事件的神秘感。
那个买了20口油井的女人就已经成为了这样的神话,她在温州的半空中,不断鼓与呼:向西去,向西去,买井去,买井去。
于是,听到这个故事的温州人成批的飞往新疆,飞往西北,去寻找第二个可以让他们买到井的地方。
很多人温州人相信,自己也会找到一个天堂的,在那里油井很便宜,一转手就是数百万的利润。包括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朋友。
“改革是从违法开始的”
我听过两个关于别墅钥匙的说法。
第一个出自新华社的报道,说“温州国贸大厦的一位程老板裤腰上挂了35把钥匙。2002年底,他在上海买了35套别墅。过了一年,每套房子涨了100万元。”
在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个老板挂的是38把钥匙,而且他只投资大宗房产,喜欢买别墅,动辄千万,是真正“腰缠万贯”的富豪。
但在温州,最神奇的故事不是38把别墅钥匙,而是2002年一位拿着十万元去上海炒房的温州妇女。温州人里有个说法,去炒房的温州人大多数是工薪族,甚至是家庭主妇,老头老太,而不是资金雄厚的商人。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前者。
妇人没有钱,她变卖了家里的财产,然后又凑了几万块前,就和炒房大军到了上海,妇人不聪明,不会看房子的风水,也不知道环境什么的,她听温州人说哪个楼盘好,就去看哪个楼盘,楼盘看多了,妇人想不是办法,自己这点钱也没有什么好买的。
她又听说有炒房号的事情,就想,自己这点钱,看能不能买房号。
妇人和很多温州人一样,看准一件事情,就是大胆投入,不计成本,她找了楼盘的售楼小姐,给人家1000块钱一个房号,一下子“买”了6套房子的号子,“改革是从违法开始的”这句温州人中很流行的话,她学的很到位。
2002年房价已经开始坐上火箭,妇人等到了好时光,在售楼小姐的合作下,20天之内,她的六套房子很快出售,每套挣了近4万,她继续做“改革是从违法开始的”的事情,分了小姐2万,然后开始第二次买房号。
整个2002年,她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买号子,卖房子,民间的说法是,她手下最多的时候有近10个售楼小姐,他们互相合作,出手的房子差不多有200套。
到2003年年初妇人的钱已经近千万。这个时候行情越来越好,售楼小姐的沟通不是当初1000块钱的事情了,于是,她变化做法,一下子真买了十来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