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温州人:投机者总有天堂
,他的表哥也很无奈,于是我的朋友逃走了,但他没有取回他投资进去的钱。他说,很快他就可以帮助其他的温州朋友收回投资了。不过这样的生意,还是不管的好。

    到杭州他和我们喝酒回顾这段时光,我们叫他煤炭大佬,这个话有点伤害了他的感情,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朋友在做这样的投资,但生意就是生意,回报很高,风险也很大,自己不做,别人照样做。他的很多温州朋友从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做煤的生意,有的人现在身价千万、上亿。

    他还为我们回顾了温州人的采煤历史,他说从山西到新疆,从新疆到其他一切有煤的地方,温州人已经搞不清楚是谁开始做第一个煤矿生意的了,有的说是一个落魄的棉花商人,有的说是早年在山西卖鞋子的一位乐清人。

    和朋友充满情感色彩的说法不同,浙江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等公布的《关于温州民营企业在山西省投资兴办煤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到,在山西投资兴办煤矿的温州民营煤矿分布在山西全省,共计30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30多亿元,煤炭年产量总计2000多万吨,约占山西省煤炭年产量的1/25、全国煤炭年产量的1/100。 《21世纪经济报道》则认为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已经被温州人承包经营,投资额度高达4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他们控制的煤矿年产量达8000万吨以上,占全国煤炭年产量的1/20。

    数字不同,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几乎所有产煤的地方,都有温州人的身影,并且一直没有少下去。

    用一年时间,她买了20口油井

    一个来自平阳鳌江的朋友因事来杭州,为我带来这个奇妙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他们镇上的一个中年女人。

    这个温州女人很平凡,和成千上万的温州人一样,她很早就出来做生意,捣腾衣服,但并不很成功,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北方到西部,是温州人中漂的一族。

    2002年她到新疆,在乌鲁木齐开了一家羽绒服店。因为经营不善,投资了30多万,最后都变成了压货,2003年早春一到,她看不行了,准备把店转出去。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是新疆某大学的地质学科的教授,这个女人很会聊,就和他侃起了大山。说起职业,那个教授说,前些天刚刚去油田那片勘测过,他发现一个村里很多油井荒废在那里。

    她好奇地问荒废的油井能够开出油吗?大概投资多少?教授说,这些油井在两个大油田的中间地带,具体的位置在南疆库车县附近,油是不用愁的,当然也有风险。至于投资,要看找什么人了,废弃着也是废弃着。

    女人笑笑,这单生意,她打了个开业以来最低的折扣。

    温州人似乎永远不会放弃任何机会,服装生意难做,女人想,反正也是亏,也亏了这么多年了,回去温州没有什么意思。第二天,她出了个盘店公告,自己去了教授说的那个村子。没有几天,店盘出去了,大概10来万块钱,然后一段时间里,女人拿着这个钱就消失了——她打点好了油井那边的关系,然后花了200来块钱,请教授来看井,最后又花了大概6万多悄悄买下第一口井。

    买井的细节到这里嘎然而止,传说中不外乎有一些技巧和灰色的操作,我的朋友无法深入,但他描述的结果灿烂无比:她很幸运,第一口井就出了很好的原油,又赶上能源紧缺,于是身价倍增。

    这个女人没有把钱抽出来,她通过同样的做法买了第二口井,没有多久,她又买了2口,再后来是4口,到2003年年底,当初穷途末路的女人已经拥有了20口井。

    朋友说,过去这个女人在平阳很多人都不认识,走在大街上,就是一个平凡不过的女子,看不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简介 >案例(第二辑):“产业机会主义”的前世今生目录 > 温州人:投机者总有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