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德隐形冠军比较
工都用了不太长的时间就成就了在各自本土市场上的冠军地位,但是它们随后所走的道路却大相径庭。

    40多年来,普茨迈斯特一直坚持着非常典型的隐形冠军式的战略。第一个特征是聚焦,或者说聚焦基础上的差异化。如前文所言,普茨迈斯特的产品线从未涉足过灰浆、混凝土机械以外的业务。而在这个领域里,它一直保持着全球最杰出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闭式液压系统、S管分配阀等技术都是由它首创。2004年末由《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发起的一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外资品牌调查报告”显示,“普茨迈斯特在混凝土泵送领域的领先地位依然无人撼动,混凝土领域的调查对象几乎全部选择了普茨迈斯特。”甚至在三一、中联等中国一流同行的企业培训教材中,普茨迈斯特也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名字。

    第二个特征是全球化。早在1967年,普茨迈斯特在它的本土市场——德国市场就已经达到了40%的占有率,大致相当于目前三一重工在中国市场的水平。这个时候企业要想继续保持比较快的成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进入新的领域,要么向海外扩张。而对于决心聚焦利基市场的企业来说,海外是唯一方向。虽然在公司的编年史中我无法看出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成立于何时,但至少可以判断出在1970年代初,普茨迈斯特已经拥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巴西等四家海外子公司。而整个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也在明显地逐年增加。现在,德国以外的市场对普茨迈斯特总销售额的贡献已经达到了90%,而十年前这个比重还只有60%。

    与普茨迈斯特相比,三一重工进入混凝土机械这个领域的时候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截然不同,而企业所凭借的优势也不一样。但是,当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三一同样需要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国际化还是多元化?这是一个问题。与普茨迈斯特不同的是,在这个分水岭上三一选择了多元化。

    1999年前后,三一的混凝土拖泵已经占到中国市场25%左右的占有率,基本上可以说是国内市场的冠军了。此时,除了进一步开发高端产品——混凝土泵车之外,三一的决策者们开始瞄准了新的领域。过去5年当中,三一最重要的两次多元化尝试分别指向通讯产品市场和汽车市场。虽然这两个市场的需求确实增长迅速,但是客观的说,三一在这两个领域的开拓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算是成功。与它在混凝土机械市场的业绩和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2000年,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的三一光电子公司在北京成立,生产光纤通讯网络所需的各种光器件。但是很快就发现销售不如预期的理想,于是就在2002年,三一光电子公司更名为“三一通讯公司”,接下来又把产品重点转向IP网络设备。因为三一通讯不是三一的上市业务,我们无法找到公开的数据。但是据2005年初《It经理世界》杂志的报道,“三一通讯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

    同样就在2000年前后,三一对汽车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国家对整车生产企业的牌照限制以及地方政府对“强势企业”的支持,三一最后“圆梦”汽车业的方式颇有本章所说的“中国特色多元化”的味道——2003年1月,三一整合收购了湖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长沙汽车制造总厂,成立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生产重型汽车及底盘的龙头企业”。在决策者们的设想中,这个事业部的主打产品是利润丰厚的豪华大巴。但是此时的中国客车市场已经是龙争虎斗的局面。随后的两年当中,三一的客车除了在省内由于得到政府支持而获得一些订单之外,其它市场鲜有斩获。在2005年中,一度传出了三一准备转让其汽车业务的消息。

    需要指出的是,名义上进行这一系列非相关多元化投资的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四辑):营销世界杯简介 >案例(第四辑):营销世界杯目录 > 中德隐形冠军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