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一个风险投资家的一生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吴越的战争暂时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吴国大大地占了上风,而越国惨败。但是对于范蠡这个因缘际会,从一个中层管理人员在火线上被提拔为策略委员会主席的人来说,博弈才刚刚开始。
据考证古代越国人属于马来人种,马来人范蠡以及越王勾践行事的确有些与华夏人不一样的地方。尤其是范蠡这个人,是个玩什么都赢的通才,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他一辈子主要换了三个地方、三个身分和三种职业,搞过政治,搞过实业,最后也搞过商业,都无所不能,甚至泡妞他都是那么的不平凡,中国两千年历史总共才出了四大美女,第一个就被他拿下了。
作为一个经历这么丰富的男人,其实心底的深处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文学梦。在他功成身退,又吃穿不愁的时候,这个文学梦终于亲手完成了。在业余时间他搞过出版,他写过《计然篇》,是一本相当实用的励志加经管书,教春秋战国他那个时代的人做生意,不知道今天的经管书作者们会不会奉他为开山鼻祖,在自己家里挂一幅范蠡的画像,时常焚香祝祷;他还写过兵书:“投石拔距绝于等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出过一本叫《养鱼经》的渔业科普读物,大概是他跑到山东搞实业时的副产品。
从性格上来说,因为他拐跑了美女西施泛舟太湖的故事而使得他给人留下颇为多情浪漫的印象,其实大谬。西施是不是和《养鱼经》一样,是他经营政治多年的一个不经意的副产品,我们暂且不好下定论,但是他多年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冷静,智能和深刻,没人性得如同一部超级电脑,远比他的爱情故事更让人触目惊心。这样的人才,几千年也就这么一个,所以他虽然身处吴越,没有在中原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下重笔,却在今天被无数人当神一样崇拜,做官的学他的谋略,搞实业做买卖的奉他为“商圣”,或者资本运作专家,我等文人则羡慕他抱得美人归的艳福。范蠡如果生在今天,肯定是一个比喜欢在电视上主持节目,在财经栏目中大谈自己和太太的房帷趣事的郎咸平教授更有潜力成为成功的大众偶像,至于其它学者官员或者跨学科专家等等见了他,也自当自愧不如。
愤发图强,愤而后发
范蠡是河南省南阳县人,年轻时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属于高智商人才,但可惜“出身衰贱”。史书上讲他有圣人之资,然而不为世人所识,于是他就选择了当一个愤青——自古以来出身衰贱的聪明孩子好象都这样。后来历史上出现的另一个更出名也更出色的愤青,名字叫刘邦。和现在颇流行的一部半历史小说《亭长小武》里面的小武一样,刘邦在作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亭长的生活,也是无所事事,成日里在街面上晃荡,混吃混喝,至于有没有欺压百姓,恐怕他权力不够,还没有那个资格。他也就是送个假礼单,填上一份子虚乌有的大礼,大摇大摆地坐上了上座,还骗了吕公以为他是个人才,把一个厉害无敌的女儿吕雉送了给他当老婆。
刘邦对当时的生活对秦朝的社会生活肯定也是有很大不满的,但是这一类愤青,其实是伪愤青,不是真愤青。真愤青是陷入了对社会指手画脚,消极抵抗的快感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上了这种生活的当,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其实只有他是一醉不醒,再也没有和生活对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了。刘邦型的伪愤青,是在愤青的外表下,寻找最合适的机会,一旦时机成熟,或向现实投降,被现实招安,或看准时机揭竿而起,号召一群和他一样的伪愤青樊哙之流一起干革命打天下,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规则。刘邦自己是后一种,而范蠡是前一种。在年轻时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范蠡和所有的愤青一样,愤世嫉俗,装疯卖傻,混日子。只不过范蠡非常清醒,对于他这样一个有大志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