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参战各国的“虚”与“实”
1.各参战国基本状况
自普法战争以后,普鲁士的军事制度逐渐为欧洲各国所效仿。这就是老毛奇创建并加以完善的参谋本部制度、陆军大学和短期现役的征兵制等一整套军事制度。每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组织基本大同小异。各国都有一个“参谋本部”,它被称为“陆军之脑”。这个军事机关的首长称之为“参谋总长”。参谋本部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指导机构。按照德国人的理论,参谋本部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其中的所有成员都受过一种严格的教育,无论在战略或是战术方面,对于情况的分析和研判都能遵照一种统一的思想规范。参谋总长要想实现其作战意志,主要是通过这种思想程序的一致性,能使军队各部分自动协调得像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也就产生了“参谋本部军官团”的组织,凡是能够进入这个组织的军官必须是最优秀的人才,是德国陆军中精华之精华,必须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才有入选的资格。当然,在欧洲只有德国能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其他国家只是不同程度地趋近这一标准。与德国相比,它们差距较大。
参谋本部在战时的任务是指导战争,在和平时期则准备战争,即拟制作战计划,并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地加以修改和补充。19世纪下半期,欧洲的军事组织大都已经典型化,比如一个“师”的概念,在各国的参谋作业中被视为一种共同的计算单位,它的战斗价值几乎成为常数。所以各国在进行战略上的力量对比时,自然就出现了重视数量的趋势。如何获得较大的数量优势成了主要问题。换言之,这是一个如何将国家的人口优势转化为军队数量优势的问题。这样便产生了预备役问题,即利用长期服役和高水准的军官和士官,来训练服役人员,完成训练后的人员必须退为预备役,以便腾出人手和设备来训练下一梯队的人员。这样既可在平时维持较小规模的军队,以便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在战时迅速征召庞大数量的预备役人员以供扩充和补充之用。义务兵役制度与预备役动员制度的结合,把各国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了起来。所以,动员计划成了战略计划的基础,在和平时期,各国参谋本部秘密拟定了整套的动员计划,对几百万人员、几十万匹马、几百万吨补给的调度都作了极详细的规定,只需一声动员令下来,动员体制就像一部机器那样无法阻挡地运转起来。所以在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动员即意味着战争。
虽然动员计划为战略计划的基础,但战略计划也是动员计划的基础,两者互为因果,但两者又都以铁路为基础。英国史学家泰勒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种铁路战争。最早发现铁路在军事上价值的是德国人,在普鲁士还没有铺设铁路时,德国一位天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就指出:普鲁士的弱点是,它处在强大的潜在敌国之间,处在帝国包围的中央位置上,铁路的应用能使它从二等的军事国上升为强大而难以对付的国家。“日耳曼可以成为欧洲心脏中的一个防御堡垒。动员的速度,军队从国内的中心移向边界的速度,铁路的运输,以及处于‘内线’地位的其他显著利益,使得日耳曼比其他欧洲国家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他提醒道:“如果邻国的铁路比我们早完成一英里,或是比我们的长一英里,都是对我们不利的……现在,该是我们来决定,看看是否应用工业进步给我们提供的新式防御武器,就像我们的前辈要决定他们是否应用枪以取代弓箭一样。”后来,普鲁士和法国都进行了利用铁路运输军队的尝试,获得了极佳的效果。从那以后,铁路变成了战略中的主导因素,铁路系统往往能判断出一个国家的战略企图和战争部署。
欧洲大陆上德国的铁路网最为发达,法国其次,俄国再次。以每一百平方公里领土计算,德国铁路为11.8公里,法国为9.6公里,俄国的欧洲部分为1.1公里。当时,一个军的运输要求是:军官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