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巴尔干上战火点燃
其国内发生政变,穆罕默德·舍夫克特推翻基雅米尔政权,成立了新政府。舍夫克特政府拒绝停战条款,于是2月3日战火再起。没几个回合,土军便再次全线溃败,保军攻下历史名城亚得里亚堡,希军攻克雅尼库,门、塞两军进入斯库台。十分沮丧的土耳其代表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而这次只有随时准备签字的份儿了。
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土耳其像一个输惨了的赌徒,被挤出了赌局,留下的人们围绕着巴尔干这张赌桌继续叫牌,关键在于如何“公正”地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遗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人为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曾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912年4月末,阿尔巴尼亚人举行了全国总起义。首先在贾科瓦揭竿,5月波及科索沃,6月席卷阿尔巴尼亚南部、中部和北部。11月26日和27日,来自各地的起义者代表在发罗那召开国民大会,宣布国家独立,成立了以伊斯玛依尔·捷马利为首的第一个阿尔巴尼亚民族政府。但是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却无视阿尔巴尼亚民族的独立愿望,急欲加以瓜分。欧洲各列强也乘机浑水摸鱼,企图利用巴尔干的混乱形势,排挤对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奥匈的目标在于阻止塞尔维亚取得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以及阻止门的内哥罗占有斯库台,以便于自己控制这些地区,遏制俄国势力的渗透,为此,奥匈主张阿尔巴尼亚自治。奥匈的立场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1912年12月27日,由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主持的各国驻伦敦的大使会议做出决定,让阿尔巴尼亚在土耳其享有宗主权的前提下获得独立。
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的谈判,经过5个月马拉松式的拉锯,终于收场。1913年5月30日,与会各国代表签订了《伦敦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苏丹陛下将向同盟国国王陛下们交出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的全部领土(阿尔巴尼亚除外),其西部边界线将从爱琴海的埃内兹到里海的米迪亚”。《和约》还决定,将关于爱琴海诸岛屿及阿尔巴尼亚的问题,交由英、法、俄、德、奥匈等国君主决定。《伦敦和约》虽然正式签字并公布,却未生效,正当各国履行批准手续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猝然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源于《伦敦和约》没有满足各战胜国的领土扩张要求。根据《和约》规定,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三国必须放弃已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这就使当初为了共同反对土耳其而搁置起来的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保加利亚觉得在对土战争中,自己出力最大,应该分得更多更好的领土,应占有马其顿中部的斯科普里城和萨洛尼卡等地,甚至认为自己有资格独霸马其顿。为此,保加利亚决心不惜与昨日的同盟者翻脸,用武力把希、塞等盟国军队赶出马其顿,以达到自己领土扩张的目的。
塞尔维亚在战争中所占领土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因此,其想在马其顿地区分到更多的地盘作为补偿。为此,它公开提出修改先前的塞、保盟约,改变当初瓜分马其顿地区的协定。
希腊原来就不满足已夺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依皮鲁斯地区撤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它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萨洛尼卡等地的领土要求,并企图扩大自己的占领区。
为了共同对付盛气凌人的保加利亚,希、塞经过秘密会谈,两国于1913年6月1日缔结了同盟条约和军事协定。
门的内哥罗站在希、塞一边,它不仅不愿放弃被自己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还企图取得诺维巴萨州,以便和塞尔维亚接壤。
另外,在一旁观战的罗马尼亚一直窥测着保加利亚的南多布鲁甲,伺机下手,因为那里资源丰富,且拥有黑海良港。战败的土耳其也不甘心,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