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政策有饭吃,利用政策的发大财
温州流传着一句话:“宁可三天不吃饭,不能没有驻京办!”北京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每天产生各种各样的市场信息,并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其他地方传播。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首先由这里起源,所以,温州的企业非常重视在京设立办事处,或设于北京的繁华地带,或设于国家部委附近。这些驻京办就相当于千里眼,顺风耳,其主要任务利用北京这座城市的优势对市场进行观察,及时搜索、反馈信息,由此可见,温州商人对政治、政策是多美的重视。
温州人的政治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只要政策一变,马上就能意识到并作出反映。
政策像是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指挥”性的作用。时刻关注国家政策,自然会发现里面蕴含的商业信息。
近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参与石油资源的开采政策有所松动。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降低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申请条件的规定的门槛”。大部分温商从中看到了商机,与之前闻名全国的“炒煤团”、“炒棉团”、“炒房团”一样,2006年之后,温州的“炒油团”也迅速膨胀起来,很多温商都来到新疆承包油井,开始涉足石油业。
有人说,温州人是受国家政策惠顾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总是能够及时抓住政策的变化,走在政策的前面。其实,能否让政策为自己服务,完全在于能否抓住机会,顺从政策,有效地利用。
保持灵敏的政治嗅觉
温州人关心政策国家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寻找商机,以便在以后的经商活动中顺应政策,获取更大利润。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推出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温州人就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些政策,比如,中国加入tO,主办奥运会,世博会时,其中都活跃大批温商。
两年后,他经营的小店逐渐有了起色,规模不断扩大,在新疆已经有一百多家卖店。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他转投实业,先后收购农场,开设棉花厂,兴建集购物城,投资饮水工厂,兴建学校等。到2009年,他已经成为乌鲁木齐响当当的人物,被当地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他初到新疆,起步非常艰难,由于租不起鞋城里面的门店,只好落户在当地一家小型鞋城里,与另一家鞋店共享一间房租,利用门店里的一面墙,钉上鞋架,摆了张桌子,就这样开门迎客了。那时借来的20万元全部用来进货,剩下少量的钱供自己日常开销。
利用政策效应立即采取行动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总是受到政策的影响,良好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一个商人应该经常关注国家政策的动向,了解政策的发展变化。就像胡晓武,他的成功就是及时地抓住了新政策的出台,建立一个小额贷款公司。
2010年年5月底,胡晓斌的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2亿元。这是胡晓斌来从实业向金融业转变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他顺应政策的重大成果。
在全国范围内,温州人很少有做高官的,温州人不爱做官,却特别关注政治、政策的变化,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政治与经商的关系。温州人做生意十分关心政治,据统计,90%以上的温商会时刻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即便是那些不经商的温州人绝大多数也有关注国家政治的习惯。
温商很好的利用了政策这一点,通过政策创造商机,为了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新方针,搜集最新的市场信息,温州的一些大企业都在北京设有办事处。比如:奥康集团、报喜鸟集团、红蜻蜓集团、亚龙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永嘉科特装饰材料厂……据统计,有近百家温州企业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