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人”的现代化精神诉求
不断地考验凸现“人”的正面价值取向,有意识地遮蔽了“人”的负面性。其实,现代化永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使人进步之时,往往也诱发了人的惰性、恶魔性或其他种种消极因素,并使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才是撕破了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理想面具之后的残酷真实。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岳鹏程也审时度势,做了时代的弄潮儿。然而,他却是一个新旧交接的“悲剧人物”:一方面,他的现代化是被时代大潮所裹挟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巨大魔力,使他充分地释放着自身之“力”,它无疑顺应着时代的要求而体现出“进步性”,在现代社会,他的“办事果决、作风泼辣、举措及时,推行工作大刀阔斧,十分注重效率以及多谋善断与过人的决策能力”,(23)使他具备着充分的新人素质。然而,在本质上,他并未挣脱小农意识的羁拌,如他以“血汗创下大桑园”为资本,在权力方面,表现出专制、独断的家长制作风;以婚外恋之名,行畸形的纵欲之实;突破市场的伦理与法律底线,不惜采取倒卖紧缺物资的非法手段;庸俗地迎合领导,冷酷地与儿子决裂,面对利益的苟且与奸滑,特别是既缺乏明确的、形而上的人生价值追求又不可自拨于此等等,使他凸现的仍然是小农式的精神内核与对现代化的本能反动,所以,陈荒煤老人在看过之后,也忧心患患地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既要清除长期封建思想所淤积的泥沙,也要防止资产阶级不正之风的侵蚀,不然就功亏一篑。”(24)岳鹏程既乘现代化之“潮”而起,但他的某些反现代化内质不仅可能给改革造成障碍,甚至会摧毁它的整个基础。《羊的门》中的呼天成、中的现代农人邝开田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从总体来看,由于中国现代化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不仅在于人数众多,也在于农民的负袭最重以及农民在当下的焦点性,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告诫的:“在不发达国家,农民构成了人口最基本部分,因此农民是变迁机构的首要目标。只有影响了广大的农民,发展规划才能实现。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它们多数人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25)因此,引导和改造农民,使之成为现代化的主体,成为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当今长篇小说对农民的现代化途径及其缺陷进行了深刻反思,它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尽管欠缺现实的尖锐性和直接性,但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与底层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毛泽东曾经指出,在封建社会及旧时代,妇女是受压迫最为深重的一个阶层,其中,不仅“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成为她们的人性枷锁,“三从四德”甚至使她们难以挣得做人的资格。就如孟悦与戴锦华在《浮出历史地表》中所说的,她们被“父权”淹没而喑哑无声,在男性的庞大阴影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与位置。在“人→女人→女性”的崎岖小道上,填满了她们的血泪与屈辱,如祥林嫂、“为奴隶的母亲”、三仙姑、新时期以来的菱花、存妮、孟莲莲以及张洁笔下的“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们等层出不穷的妇女悲剧。因此,在精神上,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她们“被压抑、被扭曲,形成软弱、自卑、狭隘和依附心理,失去自主精神”。(26)不过,自1919年以来,妇女中的一批先进分子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契机,积极投身于妇女大众的解放事业,她们从争取“男女社交公开”、“男女教育平等”、“女子经济独立”、“恋爱与婚姻自由”等等基础方面做起,从身体解放遂渐深入到不自觉地追求精神人格独立的现代化历程。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她们又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事业,在市场经济中勇于开拓和进取,努力在社会参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主人公的情怀,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气概,以求发展、求平等的追求,努力塑造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崭新形象。(2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简介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目录 >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人”的现代化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