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土灵魂的勾勒与写真
“陈奂生系列”的《“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五部小说,持续地对中国农民的命运遭际和心理疾患进行剖析。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文学主题都与“文革”这段历史记忆有关。作家们书写这段历史的目的并不止于以文学的方式为历史存证,而是试图从“左”的思想路线和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这双重维度对历史责任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晓声的这组小说堪称“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代表作品。
在这组小说中,比对“左”的思想路线的控诉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化矛盾’的揭示。在历史变迁时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含的麻木、愚昧的顺从。”[8]的确如此,这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李顺大、陈奂生等,不但继承了传统农民的善良纯朴、勤劳憨厚,也继承了他们的软弱屈从、愚昧轻信、求稳怕变等精神痼疾,而且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将之发展成“靠”、“等”、“看”等新的落后精神因素。在此基础上,高晓声还笔不稍懈、入木三分地开掘出李顺大、陈奂生们在各种情境中的丰富心理内涵。其中,以《陈奂生上城》中作者对陈奂生心理变化的细腻描写最为经典:
一天,陈奂生进城卖油绳时,因为受了冷风而突患重感冒。他双膝发软,无法连夜赶回三十里外的家,只好在火车站的横椅上躺下过夜。这时,县委书记吴楚因到省城开会要坐火车而来到候车室。吴书记曾在陈奂生所在的大队蹲过点,还在他家吃过饭,因此认识他。吴书记给陈奂生看了病,又安排他住进了县委招待所。陈奂生醒来后,一看到这新堂堂、亮澄澄的房间,就不由自主地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太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便悄悄起身,穿上了衣服。他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栓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这里,作家写出了农民因为长期的贫穷和眼界狭小而导致的对于外面世界的本能的恐惧与自身的畏缩。陈奂生在前恭后踞的招待所女服务员面前,忍痛付了房间的住宿费,心里有点忿忿然。他本想回房间拿了袋子就走,但当他推开房间,看着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了:“脱不脱鞋?”一想到他为这个房间出了五元钱,陈奂生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椅子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因为掏了五元钱,陈奂生的行为便开始具有破坏性,而且心安理得。他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这样发泄了一通,陈奂生觉得很舒服,他来了兴头,想道:“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卖药吃掉!”看来,他是在自我安慰。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掏五元钱住一夜,毕竟心疼。于是陈奂生在把五元钱换算成工分之后,又开始了盘算:“现在别的便宜抬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再走,这也是捞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几句话,把农民贪图小便宜的本性便活画了出来。这还不够。陈奂生又报复性地开始了他的破坏性行为:把提花手巾捞起来干擦脏脸,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他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认为自己出了大价钱——“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农民式的狡黠又露出了头。陈奂生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花光了钱而紧张地想着对付老婆的办法。他忽然心里一亮,有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