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赵本山兵败华容道,文化国际化:中国的,未必就是世界的
钱结成了不可分离的伙伴关系。

    记忆犹新,中国教育产业化后,引发了诸多类似学术贱卖,抢手风行的不良现象,导致教育产业化道路受阻。

    中国文化是否重蹈覆辙,让欣赏成为追逐,让高尚沦为低俗?

    历史竟这样的巧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国文化随波逐流,其影响被无穷放大,触角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可以渗透的层面。由此衍生出的文化产业化、娱乐化,以追逐利益和金钱为主要目标,走火入魔。

    文化过度膨胀,一步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国社会的浮躁之源。

    打开中国电视,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每一个电视频道播放的几乎都是歌舞大赛、百家讲坛、名人秀、艺人秀、评书、超女、超男……接下来又是名人艺人轶事、访谈、揭秘、跟踪、绯闻……最后还离不开名人艺人圈内亲朋好友的加盟、赞美、连线、捧场……可谓莺歌燕舞,蝴蝶效应,涟漪不止。

    结果是,传播和讲述严肃话题的生态环境和理想时段渐渐被淹没。有,也是陪衬、作秀、走过场,内容简单,牵强附会,力度不深,而且其中一定要插播名人影星的矫健身影和商业广告。海外华人能收看到中国主要省市的卫视节目,但除了莺歌燕舞,还是歌舞升平,诸如“星光大道”类似的歌舞竞赛节目无所不在。虽不错,但过于泛滥,实在是太多太多。

    美国的电视节目涉猎广泛,除了专门的娱乐频道,绝少有国家正统的电视节目压倒性为名人和艺人站台。相比之下,整个中国文化似乎离不开名人和艺人,离了他们,就没了新闻,就没了媒体,就没了中国。

    电视媒体拥有的传播资源稀缺、有限,一个近亿人口的大省也只有一到两个通过卫星发射的电视台,不同于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要多少,有多少。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收视率的电视传媒,倾国家极为稀缺的传播资源于传播名人和艺人的表演和生活,还不误导观众和听众?

    中国真正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面对电视媒体席卷的汹涌浪潮,久而久之,中国家庭都将人生希望寄托在独生子女身上,希望他们有一天一鸣惊人。

    做着影星梦、蜗居在北京的“北漂”大军何止成千上万,同样北京电影学院每年全国招生,万里挑一,但报考生人潮如海汹涌澎湃,极为震撼。

    明里不说,但谁都知道,影视娱乐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脊梁骨,是地地道道的工作之余的消费和消遣的附属品。说可有可无有点过分,但过度的放大和膨胀,只能造成国民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华而不实浮躁不堪。

    坦率地说,在包含影视娱乐在内的文化产业,名人和艺人并不需要国家经济发展、高科技提升和产业扩展更上一层楼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他们也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精英群体。在这个领域的竞争极为激烈,成功与否甚至取决于天生丽质或特有的歌喉、身段、美貌、英俊,以及年轻、机遇和“潜规则”。

    市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少到极点,否则怎么称之为名人明星。

    文艺大军如潮似海,传播媒体推波助澜,无数年轻的追梦人心不死,前赴后继。让那么多家庭和正值学龄的孩子们弃学从艺,追逐不现实的名人影星梦,中国电视媒体的整体不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吗?

    影视娱乐带动了中国夜生活的欣欣向荣,生意火爆,歌舞厅、酒吧和文艺演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从官员到商人,从学者到学生,从老人到小孩,一有空就练歌练舞,致力于在夜生活中一展身手,高歌劲舞,笑傲江湖,技压群雄。

    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从精神层面驱动一个国家实现零的突破和提升功不可没。但文化产业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简介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目录 > 第十章 赵本山兵败华容道,文化国际化:中国的,未必就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