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全民奔小康
    小康图景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文中提到,1979年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6个壮劳力,从队里分了10000元,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和“农村里的高干”。

    今天,“万元户”这个词已经成了过时的历史名词。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11759元,增长了30多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3587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都平均每年增长7%。

    2005年,据国家建设部公布,中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已远远超过16平方米的小康指标。从1989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中国住宅标准刷新了3次。

    1988年之前,中国没有高速公路,汽车更是少得可怜。2002年,中国高速公路突破两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逼近3000万辆,全国销售的700多万辆各类汽车中,超过60%为私人购买。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盲数以亿计,农村孩子上学依然艰难。1991年4月,一位摄影记者在安徽省边远山区发现了一个叫苏明娟的普通小女孩,并拍下了那双着名的“我要读书”的大眼睛。2005年,“大眼睛”苏明娟已经从安徽大学毕业。

    从填饱肚子到食不厌精,从手头拮据到家有余款,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社会,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满足生存需要到追求舒适生活……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逐步勾勒出一派忙碌而幸福的小康生活图景。

    大同之梦

    “小康”,是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梦想。

    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小康”一词最早出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先民对大致摆脱艰苦劳动、享受富裕生活的向往。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里得到了系统的阐述,意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

    “小康”是基于生产力发展而表现出的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的社会理想形态,“小康社会”则是建立在小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社会和谐形态。然而,从古代到近代,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实现小康的路径。直至现代化工业的实体和思想进入现代中国之后,小康社会之路才逐步清晰起来。

    对现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探求自孙中山开始。孙中山认为,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真正强国富民。他在《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认为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诸多自身弱点,孙中山小康社会理想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真正把小康社会千年梦想付诸中国实践,并试图使小康社会思想理论化、科学化的,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毛泽东的答案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消灭阶级和世界的大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创造性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社会发展目标。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小康”的社会,第一次用“小康”一词来表达中国的现代化概念。邓小平还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简介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目录 > 一、全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