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是黄浦、卢湾、静安三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我们制定了《上海市创建文明社区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区的文明标准,创建成效的检验标尺和评估机制。我们计划在2000年前后先创建文明城区12个。

    这三个台阶相互联系,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线点面一体,由点代面,由表及里,块面结合,就像一种结构方法,把两个文明浇筑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把整个上海覆盖……

    上海的这三个台阶最终的目标是将城市提升到文明城市的层面。这就是徐建平所说的覆盖。文明覆盖上海之日,就是文明城市到来之时。即使城市已经文明了,仍要以文明社区为基础,同时,文明城市又将在新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这是一个从一种水平、一个阶段走向另一种更高的水平和阶段的过程。上海市的这种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持来源于党的十五大中强调的初级阶段理论。这一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因此,在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社区建设会呈现持久性、阶段性和特殊性。如果说,在初级阶段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近百年的时间,那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与发展也将是长期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上海是一个类型多样的城市。关于对文明社区的解读,因所在地域不同,诠释也就色彩纷呈。

    南市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东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南与卢湾区接壤,北面和黄浦区为邻,是上海的老城厢,占地面积6.87平方公里,48万人口。南市历史悠久,公元1291年设县,是现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摇篮。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城北被辟为租界,法租界以南的华界老城厢地区,俗称南市。是华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人集中,建筑稠密,著名的石库门建筑,大部分就集中在南市。由于战乱连连,南市又成了华东最大的避难所,从江苏、安徽拥人的难民,在此地修建了大批的危棚简屋。这些老旧建筑和旧式里弄占据着南市区的大部分街区,成为老式上海的经典写照。目前,南市虽然加大了改造力度,新建了具有现代都市标准的住宅小区多个,但与周边地区比较,仍然呈现多、少、小、高的特点:多,是旧式里弄多、危棚简屋多。全区二级以下的旧式里弄占总数的40%,住房成套率不足20%;少,绿地面积少,人均公用绿地0.24平方米,是全市人均绿地最少的地区之一。

    因为这样的情况,南市就和周边各区的人文特点不尽相同。南市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并且成套率低,有80%的住宅还是石库门、旧式工房和危棚简屋,在这人员密度极大的地域,还有3万只煤炉、10万只马桶,而每只煤炉和马桶后面,都有与文明相关的故事。这种七十二家房客式的住房格局、简易工房内多户居民合用公用部位、设施的生活方式以及危棚简屋地区拥挤狭窄的居民空间下人们不得不借助于户外活动这样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超越自家居室房舍的公共交往。

    在谈到南市区老城厢人当下的生存状况和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时,该区文明办王绍基说:南市区的城市建设正在加紧进行,那么,老城区的基本格局在短时间内很难调整过来。但是,居住格局是否会限制社区建设的开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居住条件好,要搞社区建设;居住条件不好,更应该搞社区建设。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南市区老城厢特有的住房特点,既造成了人们生活上的许多不便和心理上的压抑,又有形成人们较高的互助需求交往密切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如果引导得好,就有利于增进友爱、感情,易于形成互助观点。因此,在社区内注入精神文明的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老城厢已经生存了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