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照国家和省有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无害化处理方面的规定,结合牡丹江市的具体实际,编制出一个高起点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近、中、远期规划。这是一个颇具现代意味的陈述,也是牡丹江市环卫事业迈向未来的一个报告,市委、市政府、市建委的领导们立即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资金投入上实行向环卫行业倾斜,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城市建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同步、四落实。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开发建设、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同步进行;在土地、资金、建设、质量四个方面保证落实。从1993年起,环卫专项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先后投资100万元建成了牡丹江市生化垃圾焚烧站、投资240万元建成了青梅山粪便无害化处理厂。1995年起,牡丹江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已经启动,目前已投入13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截污坝建设。这3座大型处理厂(场?的建成,将实现我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零的突破。
二是走联手共建之路,保证环卫设施建设与小区开发同步进行。1992年前,我市的环卫设施(主要是公共厕所和垃圾转运站?只有政府投资建设这一条路。开发建设单位只建楼房馆所,就是不建厕所,出现了上厕所难现象。我们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环卫部门同开发建设单位联手共建措施,制定出台了《城市开发建设单位统筹环卫基础设施配套的通知》,无论是开发新区还是改造旧区、都必须在建楼房同时建起环卫设施。走由开发单位建设、环卫部门接收管理的路子。对自建有难度的,按每平方米5元钱收缴环卫设施配套费,由我们环卫部门按规划建设。近年来,仅此一项便筹资960万元,新增垃圾中转站20座,市中心区基本消除了裸露垃圾;修建、改造水冲式公共厕所52座,使水冲式公厕总数增加了两倍多。
三是走民建民营之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环卫设施建设。从1995年初,我们首先打破公厕只能公家建的常规,把公厕建设推向市场,出台了《城市水冲公厕民建民营管理办法》,实行谁投资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吸收社会闲散资金100多万元,建成9座高等级水冲公厕,有的达到星级标准。从而加快了水冲公厕建设速度。
四是走合作建设之路,调动方方面面积极建设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城车辆冲洗站,既是建设部倡导的建设项目,也是城市环境卫生必要设施。在资金紧张、无力自建的情况下,我们同郊区兴隆镇乜河村合作,共同投资建起了牡丹江市第一座进城车辆冲洗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大大减少了带进城市的泥沙,提高了进城车辆洁净水平。
牡丹江市环卫处这些尝试实际上如一道学术课题研究,这就是环卫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一条新路。有人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向钱看,事事更难办,但牡丹江市环卫人则用自己的实践否定了这样的说法。
牡丹江市环卫人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把城市清洁工作分片量化,把它当做工厂的产品一样看待。工厂的产品质量好坏全靠有关部门把关,有专职人员检测,而牡丹江市环卫处和工厂一样,专门设立了检查科,训练培养了一批挑刺高手,形成了一整套检查办法。检查科天天上班,礼拜天也不休息,他们的目光笼罩全市,一有污点缺点就抓住不放,并且每月都通报最差地段。不仅如此,牡丹江市环卫处还让全市人民参与检查督促。他们每月召开讲评会,请主管市长、区长和街道办事处主任参加,对检查评比出的第一名区局和街道办事处给予重奖,对作业质量不达标的单位给予罚款。宣教部门把每月的评比结果及时在电台、电视台、报纸上给予刊登,把过程展示给大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另外,还在居民中开展清洁杯、街巷优劣评选活动,让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