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国“智”造,“慧”及全球
    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在以“Made in China”为世界所熟知。

    加入tO的2001年,中国外贸规模为5000亿美元,到2004年就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一举超过了日本,2005年达到1.4万亿美元。随着中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出国门,欧美消费者发现“Made in China”已经像空气一样,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一位美国的女记者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她和家人将在一年内不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因为她在圣诞节期间整理家里的东西时,发现每个角落里的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

    但这位女记者很快发现,这个决定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她根本无法摆脱“中国制造”。一年后,这位记者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it “Made in China”)的书籍,她在书的最后宣布:“原本想让中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但后来才明白中国原来已经渗透到我的生活中,这令我非常吃惊。我和家人决定向现实妥协,否则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价真是太大了。”

    “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字——“廉价”。这是“中国制造”制胜的唯一武器,也是最令世界难以抵挡的竞争力。

    但是,张亚勤看到了中国拥有的更重要的潜力。他想要打造中国“智”造。

    张亚勤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前面的30年里我们用大量的人力、劳力从事制造,这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我们的经济可以说创造了全球人类历史的奇迹。但是在以后的30年,能不能保证同样的快速增长,能不能通过原来的第一劳动力,通过高成本的模式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有通过研发、创新,通过‘中国智造’,中国才能进一步地发展、保持快速的增长,继续领导世界高科技的潮流。”

    张亚勤回来,正是为了这样一个理念。

    此时的中国发展很快,不仅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其实也是创新人才的基地。张亚勤向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提议,在中国建立一个非常大的研发基地,不仅仅是研究院,也不仅仅是基础研究,而且是要建立一个从事核心技术孵化和产品开发的大团队,其实这和微软整个公司发展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

    2006年1月,微软宣布在中国成立研发集团。张亚勤负责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微软亚洲硬件技术中心及其他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各类产品研发机构等整合成中国研发集团。

    这是他第二次回国开创事业,这一次他的头衔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两年前他搬到微软总部去时,曾对秘书说:“别把我的书搬走了,我还要回来的。”一切正如他所料,他又回来了。

    这一次的目标也很简单、很清楚,和第一次一样。1998年底,张亚勤和李开复是想要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这一次,是要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不仅仅有研究,而且其产品要对全球都有贡献,所以提出了“中国智造,慧及全球”。

    他要在中国做出征服全世界的产品,要把全球的产品智慧拿到中国,服务中国的用户;同时也要把中国最聪明的人才聚集起来做最好的研究、最好的产品,推向全球,为全球服务。

    张亚勤说:“我定期要参加由比尔和鲍尔默主持的考试,因为他们是赚钱的,而我是花钱的,他们需要知道钱是否花在点子上。”

    盖茨和鲍尔默考核张亚勤有三个指标:第一,是不是雇到了一流的人才;第二,是否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第三,对产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中国“智”造,“慧”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