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军营: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景下,樊建川所在的部队被部署到内蒙边防一线。一旦发生战争,樊建川的守备一师将成为继边境零星的边防部队之后,投入战争的第一批成建制部队。樊建川的军人生涯就在浓厚的备战气氛中开始了。
“红山口”不仅是个山口,还是个风口。樊建川的战友、山西人杨建昭对当年的部队生活记忆犹新。一年到头吃土豆白菜对他们来说并不算艰苦,杨建昭认为最艰苦的是气候。当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一刮起风来,漫天都是黄褐色的沙尘暴,连白天都得点灯,“红山口”一词可谓形象。冬天一刮风,气温常常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樊建川的一个老乡,因为没有御寒经验,在这一年冬天被冻掉了八个手指头。
有一件事情令杨建昭终身难忘。1976年冬天乌兰察布盟迎来了一场特别大的风暴,一时气温骤降。一天晚上,杨建昭到团里去看“文革”结束后刚刚解禁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在回来的路上,杨建昭觉得冷得难以忍受,他不想走了,准备停下来蹲在地上取会暖。这时,两个老兵架起他就往回拖。因为,一旦他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杨建昭认为,樊建川肯定不适应这样恶劣的气候,因为当时绝大多数新兵都不太适应,但是樊建川当时没有表现出来这种不适应,因为他是宣传鼓动的骨干。杨建昭说,樊建川喜欢接受环境的挑战,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樊建川叫苦。
在新兵连的三个月,眼睛近视成了樊建川的心病,他担心自己会被退回去,就咬着牙拼命训练。三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领章和帽徽。
在樊建川的军人生涯中,最让他得意的一件事是:他成了连里的特等射手。樊建川知道自己视力不好,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射击,直到成为特等射手。
野战部队的生活艰苦异常,一年只有几个月不穿棉袄,一年到头只能吃土豆和白菜。
樊建川的正式岗位是在连队的炮台上,他是炮兵,还要自己挖工事、碉堡、战壕。樊建川觉得,训练的时候是最愉快的,因为平时战备施工比训练苦多了。他觉得最苦的工作是挖坑道,每天樊建川都要带着钢钎、铁锤、导火索、炸药上山,用铁锤和钢钎在岩石上凿出炮眼,然后放炮炸石头。樊建川说,打炮眼很容易把手砸伤。
挖坑道是个重活,樊建川写信向父亲诉苦,说自己累得吐了血。让樊建川没想到的是,父亲回信说,吐血也得干,就是死在部队都不丢人。
樊忠义寄了几瓶云南白药,要樊建川用二锅头吞服,说这样就能够治吐血。
我们现在能够在媒体上查到的有关樊建川最早的报道是在1978年。这一年10月15日,在《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出现了樊建川的名字:
一个来自四川宜宾的小战士樊建川,他父亲当年在贺龙的部队当炮手。小樊入伍时,父亲对他说:“你去的正是我和我的战友战斗过的地方。那儿很艰苦,你要是个软蛋就去哭鼻子!不过,我希望你能做个坚强的战士,到风雨里闯闯。”小樊由于在家的优裕生活,加上母亲的娇惯,哪能理解父亲这番话!他一来到这个“六月刚停雪,九月又结冰”的严寒世界,心凉了。在施工中,因为他身子单薄,推小车,小车倒;抡铁锤,手发抖。他心里直嘀咕:“这日子啥时到头?”可是,天长日久,日久天长,在家连面包都不想吃的小樊,现在吃起馒头就五六个,体重由一百零几斤猛增到一百三十多斤。他晃起紫铜色的臂膀,一气能打二百多锤。他学雷锋,做好事,立了功,戴上了大红花。
这篇报道守备一师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题目叫《戎马边疆创业歌》,作者是《解放军报》通讯员凌志军、新华社资深军事记者阎吾和《人民日报》记者叶旭林。许多年后,在樊建川成为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和收藏家的时候,凌志军也成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