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军营: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不过,命运对于樊建川并不是太残酷。1975年8月,樊建川的知青生涯开始了。他下放当知青的地方就在宜宾县日辰公社,离他出生的地方只有几十公里。这里虽然离他家很近,但是由于地处山区,连公路都不通,更不通电,全村就他一个知青。
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18岁的樊建川被安排住在一户李姓农民家里。在1975年普遍贫困的日子里,李家粮食也不够吃。樊建川说,李家对他非常好,他们吃稀饭的时候让樊建川吃干饭,到了连稀饭都不够吃的时候,他们就吃野菜做的菜团子,让樊建川吃稀饭。如今,他离开插队的那个村子已经有30多年了,每年还要回去看望他们。
在插队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城里长大的樊建川对于农活完全不在行。他所在的村子地处偏僻,交一次公粮要走20多里路。在一次交公粮的时候,年轻气盛的樊建川不愿接受照顾,挑着很重的担子和从小就干惯重活的村民们一起上路,结果肩膀上的皮被扁担磨破,化脓溃烂。
因为没有干过农活,樊建川曾经不小心用锄头把脚挖伤过,割水稻的时候把指甲盖割掉过,弄得满身都是伤。但是让樊建川印象最深的是饥饿。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樊建川连稀饭也喝不到,只能吃菜团子。有几次,樊建川在干活的时候,因为饥饿而晕倒。晕过去之后,樊建川被送到公社卫生院,卫生院给他开的处方是:批了一个到公社供销社买块红糖的条子,将红糖化成糖水喝。
在20世纪70年代,知青的出路主要有三条:招工回城、参军、推荐上大学。当然,也有少数知青选择了扎根农村和边疆。作为当地知青中的“名人”,樊建川给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当兵。他选择当兵的原因很简单:在农村吃不饱饭。宜宾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当时,当兵至少可以填饱肚子。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退出历史舞台,十年“文革”结束,樊建川和整个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这年年底,有两支部队来到宜宾接兵,早有打算的樊建川去接兵站报了名。他知道自己眼睛近视,就找了自己一个好朋友帮忙作弊,混过了体检。就在樊建川接到入伍通知的时候,一封举报信使他的一番苦心付诸东流,樊建川被取消了参军资格。看来,命运并没有特别关照他。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樊建川感到绝望。此时,万念俱灰的樊建川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毛笔字写得很好,还会吹拉弹唱,他想凭借自己的这些专长打动第二支接兵部队的干部。在1976年寒冬的一个早晨,樊建川鼓足勇气带着一堆乐器来到宜宾县县委招待所二楼,找到了接兵部队的副团长。接兵的干部对这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原本兴趣不大,就随口问道:“你会干啥?”樊建川想也没想就说:“啥都会。”
大半个上午,樊建川充分表现了他的才华:他写出了几种字体的美术字,又拉二胡又拉手风琴。樊建川的才艺表演结束之后,几个接兵干部决定收下这个年轻人。绝处逢生的樊建川直到今天,还深深感激给他机会的那个徐副团长。
第二天,新兵队伍出发了,樊建川成为队伍中唯一一个没有穿新军装的新兵,敢做敢为的性格改变了他的命运。老兵出身的樊忠义亲自把儿子送上了火车。
但是,樊建川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作为眼睛近视而又多招的兵,一路上他忐忑不安,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一句话没说好部队不要他了。火车一路北上,到了这一年11月份,樊建川和500个来自天府之国的新兵到了部队驻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化德县。
樊建川所在的部队是陆军某部守备一师,部队驻地乌兰察布盟地处丘陵。在蒙语中,“乌兰察布”一词是“红山口”的意思,这里历来就是军事重镇。在当时中苏对抗的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