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工人
观。又有人劝他去当兵,陈哲还是没去。为什么呢?他自己作决定前作了个判断,觉得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你的一切东西都会被别人剥夺。之前的他因为“出身问题”,所经历的遭遇似乎让他渐渐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
陈哲开始知道一点,所有的现实世界的系统对他都没用。他告诉自己,他需要依靠自己的系统。
进入80年代,陈哲变得特别刻苦,开始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吴璐琪曾经和陈哲是住对门的邻居。1981~1984年间,吴璐琪在中国唱片社音乐编辑部做编辑,上下班时间没有规律,有一次天快亮时回到家,看见陈哲屋里还亮着灯。他敲门进去,发现陈哲在写东西。拿起纸稿一看,是一些诗,他写了很多。吴璐琪跟他一聊才知道,他的专业不是文学,写诗是出于兴趣,他特别喜欢写东西。
那时陈哲的形象可以这样描述,穿着一件皮夹克,长长的,那是当时最时尚的装扮。他经常在床上躺着,看起来像是在抽大烟。陈哲的这副形象可以在当年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的一期节目里找到。当时的陈哲被视为美术界的人,被选中去拍摄反映当时改革开放的片子。片子里有很多知识分子、科学家,陈哲在其中似乎是个不着边际的异类,他生疏的面孔,让观众看起来似乎觉得假模假式的。那时的他,已经明显游走在整个社会的系统之外。
如果调出当年的镜头,你会看到陈哲那像图书馆似的家,比陈哲本人更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个小小的空间,竟然容纳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当年拍摄的人,并没有看清他长什么样,因为他一直躺在床上,不曾起身。留给观众的印象似乎就是这间充满智慧的屋子。
这是陈哲第一次让全国的人知道他是谁,不是作为一个词作家,不是因为歌词,而是因为美术。
那时,陈哲的朋友几乎每三天来看他一次,理由很简单,就是来看看三天后,他又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屋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陈哲现在了解他朋友那时的心态,因为那时善变的他带给朋友的震撼太大了。
他画了大大小小的一堆画,存放画的仓库已经很陈旧了。他只能找出几张保存得不错的。
他会把烟盒上的人的图像撕下来,拼贴成画,甚至可以用一些街上捡来的马赛克做成很抽象的立体雕塑。他能为了干这事,蹲在地上一整天,直到拼完为止。有时朋友过来,又会看到他一个人待着,屋里是用纸铺好的路,除了白纸,其他有字的东西都不能动,陈哲坐在地上一边写字,一边晾干,然后挂在墙上。
贴的画不好,他就在纸的边上写字,写歌词。后来很多人过来找他写歌词,他就从墙上扯下来一张,觉得挺不错,稍微修改一下,就给人家了。好多歌词都是这么诞生的。
陈哲至今还对装修抱着这样的观点,主人的创造性都附设在装修的墙面上,能够体现出主人的兴趣爱好。如果大家都把房子装修得跟酒店似的,那不是自己的家。因此,陈哲的屋子,完全代表了他作为主人的个性。
历史进入1986年,陈哲终于做了一件最不正常的事,他辞职了。人事干部觉得他有问题,要不就是神经病。他不明白陈哲为什么要辞职。最后人事干部给陈哲下了个定论:你出去肯定是死,我们这里没有辞职一说,这个叫除名,你被开除了!
人事干部本来想通过这招吓唬陈哲,让他放弃,没想到陈哲很干脆地签完了字说,就这样吧。人事干部没有说话,陈哲已经把他气坏了。陈哲至今还记得,他看到人事干部拿着那张单子,手直抖。陈哲由此真正结束了自己近十年之久的不安分的工人身份。
当时他并没有可以换的工作,也不存在什么职业的概念。因此,离开首钢这个组织体系,很多人都觉得他将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