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去延安还是去香港
和合法化,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民盟以第三方面独立的姿态出现后,蒋介石是不能容忍的,他对《光明报》乃至香港近两年雨后春笋般的报纸感到非常头疼,然而,港英政府毕竟不是他的黄埔学员,只能忍气吞声,从长计议。

    此时的香港,文化热像一股股清风,给沉寂的香港带来了生气。面对突然而至的文化急流,港英政府表面大度,内心却十分谨慎,如履薄冰……

    每一份报纸左右,都有一个庞大的作家群。每一个作家,都在这片相对自由的地域上和别的精英交流着、撞击着。他们像无数迷人的星座,辉映着这片沉寂的夜空。以《文艺阵地》为例,尽管编辑部离市区较偏远,仍有许多作家为之效力:陆定一、叶圣陶、萧红、老舍、夏衍、刘白尘、周而复、丰子恺、田间、沙汀、骆宾基、欧阳山、司马文森、邹获帆、杨朔、袁水拍、郑振铎、臧克家、草明、杜埃、何其芳等著名作家,都成了《文艺阵地》的撰稿人。

    生活总是这样,常常以无心插柳的举动,让你若干年后,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感怀当初。对于离乱的中国文坛来说,香港,这个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贫瘠的地方,无疑是苍天赏佑的一块洞天福地。然而,对于香港,这批文化人的进驻,绝不亚于若干商业巨子在这弹丸之地倾注巨资。今天,这个被喻为亚州四小龙的东方明珠,以其经济,文化的繁荣独领风骚数十年。追根溯源,与昔日那么多文化精英的流入不无联系,也就是说从这批文化人南来香港之后,香港的文化从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至在瞬息之间,文化沙漠变成了文化绿洲。在抗战之初,这批身带特殊使命的文化人来港,大部分只是以此为根据地,就如茅盾先生开辟的第二阵线一样,为人类解放运动摇旗呐喊,他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的文风和思想,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进行口诛笔伐时,饱受文化饥渴的香港人在他们身上很快看到了自己的需要,这些东方式的文化以其迷人魅力,在短短的几年内,风靡全港,甚至大部分港人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工作生活已被这股强大的艺术洪流所包围、浸染。

    在这个全球一片炮火硝烟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也没有机会,从一个文化的角度对待这个问题,人们的注意力被异国他乡的枪炮和热血所吸引,他们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良知和人性,关注着战争,最初,对于这批文化人,他们需要的是他们的报纸,过了数月,这些人所办的报纸在香港也很快找到了准确位置,因为他们明白,在厄运降临全球的时候,几乎很少有人仍旧关心明星趣闻等少盐没醋的话题,较之于国内,港民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对战争的认识,这些文化人知道,香港为此骚动不安的原因,也知道怎么样让焦灼的港民顺着自己的思维去了解世界的战局发展。

    众望之中,人们最先发现了以剖析时局而独树一帜的《时事晚报》。特别是它的国际述评,论点鲜明,文笔优美,精辟又动人心弦。它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梳理得清清楚楚,分析透彻,入木三分。它让读者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制高点上,环顾全球,总揽大局,前前后后,历历在目。

    一时间,《时事晚报》畅销全港。主笔乔木,这位具有非凡驾驭时局能力的高手,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

    这个乔木,其实就是以后扬名天下的外交家乔冠华。《时事晚报》,这个四开四版的报纸,让乔冠华鼓捣得十分火热,以后成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的徐迟说:

    它的第一天的社论就使我大吃一惊,我感到它文笔之优美,论点之鲜明,不仅是一般的精彩,而竟是非常非常的精彩。这样我就每天读这家报纸,到时候如果还没有读到,就茶饭无心。由此可见乔冠华办的报纸的魅力。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港人在众多的报纸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十一章 去延安还是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