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烽火中东路


    韩光第的两个团长,一个已经阵亡,另一个就是张季英,他已经受了伤,不能再战,于是掏出枪对准自己,选择了旅长给他的那个办法:誓与此土共存亡!

    呜呼,东北军自创立以来,抗击外敌之顽强悲壮,真无出此役也。

    随着韩光第全旅尽没,扎赉诺尔失陷。

    在韩旅苦战的同时,满洲里也早已战火熊熊。

    梁忠甲素称勇将,平时能与部下同甘共苦,当兵的吃什么他也吃什么,在作战时更是骑马往来指挥,因此军心巩固。同时,满洲里的防御工事也很坚固,以致苏军的野战炮和榴弹炮都无法轻易将堡垒的护板射穿。

    苏军连攻数天都毫无进展。加伦自己也感叹,称满洲里“坚不可摧”,守军抵抗“空前顽强”。

    但是扎赉诺尔的失陷,使满洲里的防守难度立刻达到极限。

    加伦挥师北上,调集全部人马,把满洲里围了个水泄不通。他要求梁忠甲投降,但遭到了拒绝。

    由于孤立无援,梁忠甲也想到了突围,但突围并不成功,反而还损失了400人,只得重新退回坚守。

    民国十八年(1929年)11月22日,苏军在大批坦克的掩护下,对满洲里发动总攻击。

    在阵地被炮火摧毁后,梁忠甲及部下8000余人弹尽被俘。

    据战后统计,苏军在近一个星期的满洲里攻坚战中共死伤700多人,这在中俄战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三点一线,两点既破,海拉尔已成危垒。

    加伦乘胜继续东进。

    5天之后,由于东北当局已有意谋和,东北军不战而撤出海拉尔。

    作为胜利者的加伦后来却做了一件与他的身份极不匹称的缺德事,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争俘虏的规定,将被俘的万名东北军俘虏都送往条件极其恶劣的矿山做苦工,直到年底才遣返。

    两国交战,互有胜败本是常事,但作为一代名将,加伦开了一个相当恶劣的先例。

    十六年后,二战结束,斯大林违反波茨坦公告,扣留日军战俘60万人,强迫其在西伯利亚服苦役达十余年之久。

    所以有人说,加伦的决定,很可能出自斯大林的暗示。

    但不管怎样,加伦本人亦难辞其咎。特别是当时东北军已从海拉尔撤出,他却还派飞机一路进行尾追轰炸,确实忒不地道了一点。

    在后来苏联“大肃反”运动中,被指控为“反苏间谍”的加伦死得很惨,据说连眼珠子都被打得滚了出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背后有一双眼睛

    得悉西战场战况,张学良的震惊之情是可以想见的。直到晚年,他仍对此记忆犹新。他说,那一战之后,都没有了。

    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军覆灭,都没有了。

    他说的当然是韩光第旅——“打得那个惨呐”。

    直觉告诉他,不能再打下去了。

    满洲里失守后,东北少帅再也顾不得南京的禁令,立即派哈尔滨交涉员蔡运升出马,寻求与苏联外交部直接接洽,以恢复谈判。

    张学良急得要发疯,可是南京外交部仍把希望寄托在寻求欧美国家调停上面。

    调停没有成功。斯大林老谋深算,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英美法三国发出的停战照会,也就等于把第三国调停的可能性给生生掐断了。

    张学良认为南京政府一点不实事求是,打不过,难道我连和的资格都没有了吗,这不是“整人”又是什么。

    敢情都不是打在你们身上吧,所以你们才不肉疼。

    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22日,东北方面在未得到国民政府正式授权,事后也未予以承认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简介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目录 > 第六章 烽火中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