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们的大楼封顶啦!”
张宏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是借还是租,地价是多少钱,建筑成本多少钱,后期维护多少钱?一大堆问题我们自己都没有搞清楚。首席财务官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地抛出来,我们完全傻了眼,感觉非常沮丧。”

    不过,张亚勤的智慧就在于总能很快简化问题,直入核心,他迅速转变了会谈的角度,忽略了数字问题,只谈建设中国研发总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不过,对于必须看数字说话的首席财务官来说,尽管这个策略有效,但成功的概率有限。

    然而,张亚勤还是成功了,因为首席财务官没有拘泥于具体的经费数字,也没有计较项目具体需要多少资金,而是完全凭着对张亚勤的信任,以及张亚勤对于未来的判断投了赞成票。

    2008年5月6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大楼的奠基仪式在中关村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津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颖奇、海淀区区委书记谭维克、海淀区区长林抚生、海淀区副区长于军以及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许多重量级部委的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张亚勤和已经升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CtO的张宏江作为主人接待来宾,眼前看到的是兴奋,未来的宏图似乎近在咫尺。

    2009年的冬天出乎意料地寒冷,但12月6日这天却难得一见地阳光灿烂,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邀请合作伙伴共同见证微软研发在华十年的重要时刻—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园区大楼顺利封顶。

    这一天,难抑兴奋的张亚勤在博客中写道:“我们的大楼封顶啦!”

    的确,从最初有此动议到获得盖茨和鲍尔默的支持,打破微软“海外只租不买”的惯例,并且有惊无险地说服首席财务官在没有充分数据支撑的情况下点头签字,直至一年半前在一片“中字头”央企大厦林立的中关村黄金地带挖下第一锹土,一路走来,可谓步步艰辛。但眼看着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两栋大楼在“中国硅谷”拔地而起,张亚勤的欣喜溢于言表。

    这两栋大楼共占地面积11600平方米,南面大楼高80米,地上18层,地下4层;北面大楼高65米,地上建筑15层,地下4层。两栋大楼的第3层通过空中走廊彼此连接。两栋大楼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名员工,整个总部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人民币。

    封顶的当天,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北京建工集团董事长张文龙等几位管理者和建设者交谈时不禁感慨万分。夏颖奇感叹说:“从提出这个大胆创意到如今大厦封顶,不过两年多时间。好像做梦一样,当时感觉好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

    十年前刚刚回到北京,在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开始创业的时候,张亚勤要求的白板还得一块块现买现装,几位享誉全球的顶尖科学家挤在还未装修好的简陋办公室里,白天面试招聘,晚上开会作研究。那段日子虽苦犹甘。十年斗转星移,当一批批研究员从国内各大高校、从海外奔赴这个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价为“全球最火的实验室”时,年轻一代们比起前辈来幸运的是,他们拥有更舒适的办公环境、更宽广的平台,但令开创了这一切的张亚勤们难以忘怀的却是“最早进驻并一直扎根中关村这片创新沃土”的岁月。

    在中国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张亚勤曾经在中关村守了两个月,就为了等两个实验中必需、当时只能靠进口的元器件。20年前,还是少年的张亚勤无法设想,自己将有机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成为中关村地标的一部分。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不可取代的It业中枢。这里拥有深厚的技术氛围、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简介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目录 > “我们的大楼封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