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会议
产品。”在张亚勤看来,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次机遇,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他总是从积极的一面看待事物。多年后,研究员们还记得他最后的那张幻灯片,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最好的就要到来!”
张亚勤的演讲结束之后,话筒被先后交给了两位副院长沈向洋和张宏江。作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专家,沈向洋是个很有激情的人,他讲述了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员,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撰写科学论文等等。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以图表、图形以及方程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这些观点,他那活灵活现的手法就像是做研究讲座。
张宏江的谈话则是关于职业操守问题,甚至还谈到了工作区的卫生问题。看上去老成持重的张宏江思维严谨,他所强调的问题是职场人的一些基本规范:“上完卫生间要洗手;定期洗澡;不要在公共场所睡觉;尊重同事;对自己的项目负责任。”张宏江讲的问题听起来无足轻重,但也正是这些年轻的助理研究员们所忽视的。
整个会议非常活跃,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充分讨论,解决方案也逐步清晰起来。看到大家情绪这么高涨,张亚勤已经在思考如何将微软中国研究院扩展成微软在亚洲的基础研发基地,以及如何确保研究院在未来的全球地位。
在张亚勤看来,这次“异地头脑激荡”的最大收获还是建立了研究院各级员工之间的沟通机制。组织只有一百多人的时候,很容易实现沟通,而未来研究院必定会扩张,通过团队建设实现组织的透明化,是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防微杜渐之举。
张亚勤还在那次会议上使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我们可以把研究院想象成一辆汽车,”张亚勤一边说一边打开了一张幻灯片,幻灯片上有一辆非常拉风的红色汽车,“研究人员就像汽车的引擎,你们带动整个事物运转,而管理团队则是方向盘,负责指引方向。”一边说着,这辆动画汽车就开始向前行驶。“公关部就像是喇叭,”他继续往下讲,指着车顶上闪现的一个奇特的大喇叭,喇叭很神奇地响了几声。大家盯着公关部的同事哈哈大笑。张亚勤却还绷得住,接着解释汽车的四个轮子分别代表“技术转化、高校关系、软件开发、支持员工”。无论是哪个轮子出了问题,这辆汽车就将寸步难行。
时至今日,曾经跟随张亚勤多年,如今已离开他赴美国工作有4年之久的前公关经理尚笑莉,聊起和张亚勤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依然感慨万千。她总结了对亚勤的三大印象,第一印象是“同志、战友加兄弟”;第二印象是“淡定从容”;第三印象是“运筹帷幄”。她最后总结道:“亚勤总能在喧哗中保持理智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