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朱鎔基拉开粮改大幕
加工厂)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以粮食收购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费用和最低利润形成的价格进行销售,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企业亏本销售。至于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粮食加工、批发、零售企业,应按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在进价基础上自定零售价格,自负盈亏。现在市场粮价低,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实,致使农民把部分余粮低价卖给个体、私营粮商;二是相当一部分国有粮食企业低价亏本销售粮食,这不仅为私商和个体加工企业提供了低价粮源,而且极不应该地大量增加亏损挂账。全国各地要统一行动,坚决执行顺价销售政策,不准再发生新的亏损。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对那些“逆向操作”、低价亏本卖粮造成严重损失的粮食企业,要严肃查处。开始顺价销售时,粮食销量可能下降,这是必然的,但是主要粮源毕竟是掌握在国家手中,只要坚持不低价亏本售粮,当私商手中的粮食卖完后,国有粮食企业的销量就会增加。

    为了确保粮食收购不打“白条”,监督粮食企业不低价亏本售粮,防止发生新的挤占挪用,必须切实做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购资金要严格按照“库贷挂钩”,“钱随粮走”的办法供应和管理,确保粮食销售后能及时足额将贷款本金、利息归还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收购计划及进度,保证收购资金及时到位,收一斤粮,给一斤粮的钱,监督使用;国有粮食企业卖一斤粮,必须还回一斤粮的本息,不得挤占挪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对低价亏本售粮造成贷款难以收回或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的,要停止贷款,并坚决查处。各级政府应把粮食企业风险基金列入财政,确保项目,做到及时拨补、足额到位,管好用好。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前面三项政策能否实施的前提,就是国有粮食企业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危机感,要加快自身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真正面向市场,做到自负盈亏。要坚决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大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流转费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国有粮食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也才能真正发挥好粮食流通主渠道的作用。

    有人认为,这次新粮改,加强了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尤其是只允许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农村收购粮食,是恢复“垄断”,是过去统购统销的翻版,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甚至有人说,这不是改革而是倒退。事实上,正好是这些人不懂市场经济,不了解改革的规律。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在粮食问题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彻底放开、放任不管的。相反,任何一个国家对粮食都是政府管理,对粮食价格实行干预。从美国的价格支持政策到日本的管理价格制度、欧共体的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等等,无不是对粮食价格和市场的严格监控。如果认为搞改革就是什么都放开,搞市场经济就是政府不管,则不仅是幼稚的,也是危险的。1992年,一些地方盲目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结果大量私商进农村抢购粮食,粮食市场混乱,粮价猛涨,国家不得不采取抛售专储粮等措施,才把粮价稳住,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朱镕基强调说,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对粮食经营和流通是完全放开的。我国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农民,保持粮食生产、流通和稳定至关重要。如果实行粮食收购、价格、市场“三放开”,在粮食多了的时候,各类企业和私商粮贩不会积极入市收购,或者压价收购农民的粮食,将会造成市场粮价的下跌,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进而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在粮食少的时候,各类企业和私商粮贩都直接到农村抢购粮食,甚至“囤积居奇”,将会导致粮价暴涨,城镇居民难以承受,并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两种情况我们都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二、朱鎔基拉开粮改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