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这似乎是又一支叶家军。在中国地震事业起步之初,这支叶家军从鹫峰出发,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在茫茫荒原上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给正在南京水晶地震台的李善邦下达搬迁台湾的指令,李善邦久拖不往,直到南京解放,才将地震台全枝全叶地交到了人民手中。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赵九章任所长,李善邦所在的地震研究室成了地球物理所的下属单位。李善邦在这段时间主持办了3期地震训练班,培养地震技术干部近百人。又派人去各地选台,在全国各地建设场地提供地震烈度鉴定;在中科院各所有关专家的帮助下,从8000余种文献里摘录有关地震记载15000余条,汇编成《中国地震资料表》。接着,他又从中选出一些地区破坏性地震加以研究、分析和近期观测参数综合判断,得出破坏性地震共1180次(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55年),编成大地震目录,即《中国地震目录》(第一集),又汇编2000多个县的地震目录,提出地震危险的预测意见,即《中国地震目录》(第二集)。1957年又出版了我国第一幅1∶500万的《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等。另一方面,李善邦计划在全国布设地震台网,在地震多发地区,以当地基准为中心,设立区域观察台网,配制高灵敏度地震仪,配备地震考察队等。这些计划基本得以实现。

    除李善邦之外,为新中国地震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还有秦馨菱、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曾融生等人,他们不仅是中国地震事业的开创者,还是中国物理探矿事业的开拓者。

    说起物理探矿,仍然是叶企孙的先见之明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早在1933年就设立了“应用地球物理门”,顾功叙就是我国第一个考取这门学科的公费留美生。顾功叙原是上海大同大学物理系毕业生,报考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时,想考取兵工门学弹道学。谁知该门只有一个名额,让清华物理系第五级毕业生熊鸾翥捷足先登,他便考取了应用地球物理门。按规定,他必须到清华大学补习一年的地球物理学的课程,为他授课的是翁文灏、叶企孙和袁复礼3位教授。就这样,顾功叙拜在了叶企孙的名下,实际上,他人生道路的拐点,也正是从认识了叶企孙先生之后开始的。

    顾功叙1934年8月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读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生,毕业后,又到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地球物理和地震学家古登堡研究室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使他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双重提高,为他日后回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39年,回国不久的顾功叙从翁文灏手中接过一套英国的电法勘测仪,开始了他为期数年的探矿之旅。从1939年至1946年,他先后用磁法、电阻系数法和自然电流法在云贵川各地进行探矿,获得许多重要收获。

    而李善邦和秦馨菱的探矿之旅也是在1939年开始的。说来像是无心插柳,因初迁重庆北碚,一无地震设备,二无地震资料,观测工作难以开展,为了支援抗战,他们决计暂时改行搞矿产勘探。李善邦曾在国外学过地球物理勘探,凭他对大西南山川地貌的直觉判断,他认为一网撒下去,说不定会捞一条大鱼,当时抗战形势正紧,如果发现大的矿藏,也是对抗日战争的直接贡献。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善邦带着秦馨菱先后在四川綦江、西昌、会理、攀枝花等地进行勘探,果然在攀枝花地区发现了蕴藏量极大的含钛磁铁矿。现在,攀枝花已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有谁能想到在这里淘来第一桶金的竟是两位中国地震学的开山人。

    1952年,顾功叙被地质部任命为地矿司副司长兼物探处处长,之后又任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带领技术人员除对旧中国仅留下的18种矿产进行勘探外,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