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梅贻琦的剑谱就是“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应该算是上个世纪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教授治校”公认的创始者是蔡元培。1912年10月24日,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颁布了《大学令》22条,其中明文规定,大学设评议会和各科教授会,审议全校各科教学和其他重要事件。蔡氏的贡献就在于用法令政策的形式将教授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使之更加贴近教学规律。后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才有机会在实践中推行这一主张。1920年,北大设立评议会、行政会议和教授会议等组织。评议会负责立法,行政会议负责行政,教授会议负责学术,均采取民主议事。三会成员多由各科学长(系主任)和各科教授组成,参与校内重大校务活动,审议各系课程和学术评定等等。但北大的“教授治校”因蔡元培的离去而搁浅,它的贡献是为中国教育史奠定了一个伟大的开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然而,“教授治校”的真正集大成者是清华大学。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用平静而客观的心态去追寻清华大学“教授治校”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将这一粒火种引入清华的人却是曹云祥。

    曹云祥是1922年4月来到清华的。较之以往的长校者,他初始是以改革家的面目亮相的。和前任金邦正的保守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刚入校,就接受师生建议,成立“调查委员会”,在清华园作了一次相当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并根据调查得来的意见逐项落实,颇得广大师生激赞。他先组织了一个“协作委员会”,专司讨论全校应兴应革事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华人教员代表、职员代表、美国教员代表、中文部代表和学生会代表等,在这个协作委员会里,教师的份额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教授治校”的热情曾一度点燃。

    继北大之后,“教授治校”在南开大学率先得到响应,张伯苓也搞了评议会,将“教授治校”的精神援引其间。紧接着就是清华,曹云祥的“协作委员会”,就是“教授治校”精神的火星,而且这颗火星饱满而富有能量,它一旦被点燃,就无法被熄灭。

    事实上,这颗火星有些烫手。在某些时候,它还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或许是长校者的敏感,当张伯苓发现评议会有尾大不掉之感时,很机巧地将教授的人数缩减,而使别的人员激增,这样这颗火星就只有些许温暖而不至于烫手了。但曹云祥忽略了这一点。清华园的教授权力渐渐做大,终于隆起一座具有独立意志和思想的峰峦,当它真切地矗立在清华园里的时候,当曹云祥要贯彻自己意志,行使自己权力的时候,又觉得它委实有些碍眼了。

    曹云祥在美国学习7年,在欧洲又当过外交官,他知道“教授治校”的母本来自德国,这个洋人的玩意之所以能在西方兴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因素。而在中国,突兀而起的一道“教授治校”风景,和周围的背景却难以谐调了。

    因此,在后来的时段里,曹云祥很少提协作委员会,他只开校务委员会议,通过校务委员会来决断学校的重要事务。

    但是,那颗火星又燃烧起来了,特别是去张之后,清华园里的师生联手掀起改造清华运动,明确提出要真正实行“教授治校”等一系列改革要求,曹云祥心里清楚,这颗火星到底还是烧了自己的手。

    如果认真翻阅中国的近代史,就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不过它的范围只限于中国的高教界,存在时间也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1925年3月12日,当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传至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时,一些学生自发地去中山公园参加追悼大会,却无端受到校方的阻挠,校长杨荫榆更是引来军警弹压,因此激起师生公愤,学潮一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