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节
流中,叶企孙也得益匪浅。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的完美目标也因此而渐渐建立起来。

    许多年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在该书物理卷的扉页上,李约瑟满怀深情地写道:献给叶企孙教授。

    《清华学报》创刊于1915年秋,“……以学名取名,所以选择稿件极为严厉,凡不关于‘学者’如小说等都不登载,因此每次出版,内容都很可观,大受外界欢迎,传扬远近,销路极广”。当时主抓该刊的是校长周诒春先生,学报的编辑、经理、顾问均由周先生亲自聘定,在其任内,先后受聘的师生有叶企孙、李济、陈长桐、梁思成、王文显、唐悦良、陈桢等。而叶企孙,在清华学子中首当钦点,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早在1914年,年仅16岁的叶企孙完成了学术论文《考证商功》,两年后发表在《清华学报》。叶企孙在文中这样写道:

    此篇系两年前旧作,近日展读,自愧肤浅。学算与时皆进,固无限量。然《商功》为《九章》之一,神州国粹,不可不知。原文古意盎然,后世注释者,其文亦雅驯。此篇之作,题术仍旧,说理力求明雅。使读者知我国数学文字自有佳者。同学中习立体几何者,读之可知中西一贯之理。算式敬遵海宁李氏之例,以见六十年来变迁之迹。至于辨语之处,反复引申,唯恐不尽,有裨于学者之精思云。

    梅贻琦先生读后欣然评点道:“叶君疑问之作,皆由于原书中‘雏童盘池冪谷皆为长方底之皆为截锥体’一语之误。然叶君能反复推测,揭破其误点,且说理之圆足,布置之精密,俱见深心独到之处,至可喜也……”

    1916年10月11日,叶企孙在《清华周刊》第82期发表学术论文《革挂解》,当时的国文老师饶麓樵先生阅后点评道:“不袭传注家一语,独摅精宜,戛戛其难,自非学有渊源,曷能臻此。”

    1916年10月25日,《清华周刊》连载叶企孙的长篇论文《天学述略》,全文分3章,至1917年4月12日共15次刊完。在这篇长文里,叶企孙把思考的目光洒向浩瀚的太空,从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赫胥黎的天演论,到《史记》之天官书、《汉书》之天文志,对其地圆、地动学说进行了理性的探究,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一次科学天问。不知何故,从我国文学史角度看,凡是天问者,总有悲悯忧愤事。屈原是这样,叶企孙是这样,若干年后,深受他影响的弟子赵九章,这个一生从事天问的大气和地球物理学家也是这样。他在“文革”中含冤而死,竟连遗体也没有找到,此是后话。

    1916年12月,叶企孙在《清华学报》第2卷第6期发表《中国算学史略》,文中论及算学渊源,从上古到唐宋元明清,从西学东渐到古学复兴,至海宁李氏之后,总结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商高、刘徽、祖冲之、王孝通、秦九韶、李冶、李善兰、华蘅芳等人的数学成就,并在结论里说道:“善读史者,观以往之得失,谋将来之进步。”他建议设立算学会,一是系统之研究,二是留意世界各国教学之动态,以中西之比较,急起直追算学先进国家。正是因了叶企孙这样的眼界和胸襟,后来在他任清华理学院院长之时,才得以破格批准来自浙江金坛的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先生留校,并多方提携,终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

    当叶企孙仍是学子身份时,他的学术著作已有多篇发表在颇负盛名的国外杂志上了。他与美国的《科学》杂志很早就建立了固定的学术联系。国内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也常常请他翻译国外学术文章,在一些编辑心目中,都以为他是当时《清华学报》一名资深编辑,或是从事治学的一位学者。

    叶企孙创立了清华学校科学会,并任科学会社长。入社时,他向科学会捐赠数学书49卷,另有其他书籍,供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