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蝉而生
说出语言的能力的时候,文字竟然可以代替所有的语言,从千古到如今,向你一个劲地倾诉……文字,又可替代你的嘴巴和肢体,穿越时空的障碍,向着眼前,向着千年之后的未来,去倾诉着你从千古以来所挖掘、所要表达的心事……
啊,我的文字!
我的阅读和我的写作,竟然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生命!
怕自己的心解不开
怕面对无尽的等待,
怕期待的梦被掩埋,
不停地问有谁能解开?
世界,是在我认识了文字之后,给我关了一扇门,又开了一扇窗的!
记得当年,初学语言。只有妈妈的话我句句能懂。先是靠看口型、手势和动作、眼神猜测,我差不多回回都能猜中;后来就模仿妈妈的口型发音,再一一对照事物。
明白这些语音或者说是口型的意义,后来学会了拼音和汉字。这样,人的抽象的语言词汇的逻辑性思维就开始在我的头脑中运行了。
文化、语言文字化——这实在是人类有别动物的关键!
脚的行走,手的运用和人类语言的产生真的是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的关键;听力则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有了听力才有语言,有了语言才会有文字。
这也是聋人语言康复的重要理论根据。
只不过,得倒着来。
文字——事物——语音。呵呵。
我妈妈说,也许光靠手语和文字来了解人类语言文字的意义,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文字如果没有了声音,那么它在你的头脑里面就只能和手语或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相对应,或许文字的含义在这样的状态下内涵会和有语音分辨力的人稍有差别……
可是如今我要说:不会。
使用有语音意义的概念来进行思考或交流的确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主流。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包括海伦在内的聋人与常人有着不同的作为。
我想,研究这一点不但对聋人语言康复有巨大的好处,也许会对现在的电脑模式有所作用。
因为这个基本上靠“文字”识别的机器,也常常使人感到“怪异”,其中最大的“怪异”就是:太死板了。
这个愚蠢的家伙对人类多种多样的表达还不能够完全识别,对含义“模糊”的概念常常闹出笑话……
它的“听力”你就更不敢恭维了。
想让“电脑”完全听懂人类的有声语言,至今仍然困难重重。但是,这个似乎对“人机交流”妨碍不大……
说实在的,在那漫长的寂静岁月里能得到一点儿快乐和进步,完全是靠着爸爸妈妈的慈爱和智慧。
后来,我的康复,也是因为爸爸妈妈的教导。
他们不但承担了海伦的老师莎利文小姐的所有工作,而且还承担了一份内心因为人类亲子关系而产生的巨大的痛苦!
常常的,我的妈妈会被这种痛苦弄到筋疲力尽,焦躁难拔。
与我的妈妈比起来,我爸爸张世平倒是坚强了很多。
我很佩服我的爸爸,他不但没有因此歧视我们母子,而且因为这些而承担起全部经济、教育和安慰的责任。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如果没有爸爸作经济和精神的支撑,恐怕我和妈妈今天生命早已经不复存在。有时候我想,如果电脑有了爸爸妈妈的爱,也许会快一点学会“听取”,可是,它毕竟不是生物……
呵呵。
慢慢地,我也明白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当我有了一点点听力和语言能力,父母就带着我和朋友们一起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