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四三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
大顺太大了。

    相对于东北的藩属,即便淮南苏北的盐改垦地,也一样很大、非常大。

    权哲身不可能理解孟松麓等人的担忧,也不可能理解他们学派认为江苏模式不可能推行于天下的理由。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广阔的大顺帝国里,江苏省和甘肃省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也根本不知道,动辄百万流民起义的场景,到底有多恐怖。

    即便他学习汉文,自小读书,看过史书中许多流民起义的故事,但却终究不能真正理解那些简单至极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动摇的他,心里想着的,便是江苏一地可以兴工商而富,似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后果。

    如果真的粮食足够,或许未必非要行复古之策。

    至于松苏到底是什么模样,或许真的只有自己亲身去了南洋,才会明白。

    当然这只是或许。

    也虽然他自己都觉得,刘钰将他们比作更像锡兰国是一种侮辱,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正宗的小中华,比安南、日本更正宗。

    但这些天真正见识到了真实的大顺之后,明白大顺的土地私有制、雇工制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其实他内心也明白,似乎确实和大顺并不像。

    一点都不像。

    是像现在活生生的中华?

    还是去像书册古籍里尚有奴婢制和门阀的中华?

    这并不是个难以抉择的难题。

    当大顺的海军驻扎到了釜山,切断了朝鲜国和日本国之间的二道贩子丝绸贸易之后,小中华这个概念,已无意义。

    小中华这个概念,只有在真正的中华没有军舰常驻对马的时候,才有存在的价值。

    而现在,中华天子的军舰已经常驻釜山、对马,对日本的标榜已然毫无价值。

    因为对中华这个概念有最终解释权的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军舰穿行于对马的时候,拥有最终解释权的这群人之一,如同刘钰,便可以笑着告诉他:不,你们不像,像不像我还不知道吗?你们更像锡兰。

    权哲身并不能理解,天朝广阔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如同他不能理解,改革后江苏的模样和别处的不同,比朝鲜国和锡兰国的差别更大。

    所以,他觉得自己看到了未来的模样。或者说,小中华应该有的模样。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源于他所目睹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震撼。

    而是源于他看到这一路,有农民拿着自己的地契去借贷、看到农民在售卖自己的粮食准备交税、看到江苏的徭役制取消而用的几十万闲民、看到那些不是隶属某人奴婢的自由的雇工在棉田劳作。

    在他来之前,朝鲜国的土地交易,仍旧是不合法的。

    富庶与否,区别只是单纯的穷与富。

    土地制度,徭役制度,税收制度,货币制度,这才是中华与否。

    即便权哲身再懵懂,也不可能不明白,这些东西才是区别之所在。

    自小生活在“小中华”的幻境之中,当真正悄悄来到中华的时候,便可以感受到之前的幻灭。

    本身就是附庸文明,大顺得国又非夷狄,朝鲜国的儒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包袱,所以丢弃起来其实比大顺这边的儒生更快。

    因为在江苏,尤其是已经完成了改革,痛苦的转型期已经过去的江苏,他觉得,老师的担忧,好像有点过于杞人忧天。

    天朝尚且如此,似也并无问题,老师所担忧的一切,都已经在松苏上演,并无问题。

    或者,即便有问题,好像也不是不能解决。

    看起来,松苏的转型就很“简单”,也就五六年的事。

    实际上,他是大错特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顺1730简介 >新顺1730目录 > 第八四三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