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出走
    张国焘家人团聚——陈云组织西路军干部学习军事技术——邓发在新疆主持批判张国焘路线——李特、黄超之死——张国焘出走——周恩来等对张国焘进行最后挽救——张国焘叛变——中央宣布开除张国焘党籍

    “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国共合作新局面的形成,使国内的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1937年8月,根据国共双方谈判的协议,决定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分三个师奔赴抗日前线。后方组成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为主席,张国焘为副主席。因林老去西安搞统战工作,张国焘又做了代主席。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张国焘在边区政府主管一些后方工作。如征收公粮,抚恤军烈属、残废军人和管理边区财政事务。张国焘情绪低落,很少管事。日子过得很无聊。虽然他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很多会议他也不去。应该指出的是,他的生活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边区政府所在地是延安最好的房子——当年传教士修建的。张国焘住的房间有地板、弹簧床。而当时延安街道只有一些破旧的小房子。绝大多数人上至毛泽东,下至老百姓都住窑洞、睡土炕。张国焘的隔壁住着秘书长伍修权,张国焘总疑心伍修权是中央派来监视他的。后来伍修权在回忆录中也不否认这一点,他说:“这是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李富春同志分配我去的,其中也确有这么个含义,看张国焘是否搞鬼。……当时我还是尽力之所及放手工作的,对张国焘也保持一定的警惕。他对我也一样,彼此互怀戒备,心照不宣。”

    在政治上,张国焘是一个失败者,但在个人生活上却得到了补偿。1937年9月,与他分离七年的夫人杨子烈得知张国焘的消息后,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延安,与张国焘团聚。杨子烈是中共早期的党员。张国焘去鄂豫皖后,他们就失去了联系。上海中央迁往江西苏区后,杨子烈没有生活来源,靠劳动自食其力,学会了产科护理。几年来,她一直躲避国民党的搜捕,历尽千辛万苦。但她一直在等着张国焘,没有改嫁他人。她的到来无疑对张国焘是极大的安慰,也使张国焘过上了一段安定的家庭生活。不久,他们9岁的儿子也从家乡来到延安,一家人得以团聚。

    在延安,张国焘一家共享天伦之乐。毛泽东忙着指挥八路军抗日斗争。张国焘以为暴风骤雨已经过去,在公开场合,他们相互之间还比较客气。张国焘在党内还坐在前几位上。1936年7月25日,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时,谈到长征胜利的原因,特别指出:“党之所以不可战胜,再一条原因在于有人才,有一批革命的干部。他们才能非凡,智勇双全。朱德、王明、洛甫、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彭德怀、罗迈、邓发、项英、徐海东、陈云、林彪、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贺龙、萧克同志,还有许许多多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的优秀同志,通过所有这些同志的通力合作,创造了红军和苏维埃运动。这些同志以及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将领导我们走向最终胜利。”斯诺解释说:“由于这些提名似乎同长征的主要提法唱的是反调,以前我没有使用它们。但今天看来,这些话语也许具有某些历史价值。毋须提请读者注意毛排列这些人名的次序,也毋须提请注意这样的事实,即其中包括那些毛不久之前刚刚与之作过斗争,并将再次与之斗争的人,更不用说那些被删掉的人名了。”

    斯诺所指这里被毛泽东赞扬而后打倒的人,包括张国焘。这也表明,毛泽东当时对张国焘的处理是慎重的。还没有把他归入敌人之列。

    1937年底,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又在遥远的新疆开展起来。这是在中央代表邓发的主持下,在原西路军驻新疆人员中进行的。

    1937年5月,西路军工委李先念、李卓然等率领西路军幸存的干部战士400余人到达新疆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简介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目录 >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