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出走
受到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热烈的欢迎和妥善的照顾。他们到了迪化(乌鲁木齐),进行休整。陈云同志非常关心西路军同志,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还为他们检查身体,治疗疾病。为了在新疆安心住下去,陈云与新疆督办盛世才商量,将西路军人员编为“盛督办新兵营”。盛世才与苏联关系密切,并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此时对红军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有了编制和称号后,陈云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他亲自给大家讲课,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政治时事。这些经历多年战斗的红四方面军同志,大多文化水平较低。陈云的课使他们感到很新奇,很多道理还是头一次听说。如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资产阶级,有人只会说:“无产阶级是穷人,资产阶级是有钱人。”陈云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给大家解释阶级学说。至于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路线是什么,就更搞不清楚了。当讲到两条路线斗争时,很多人误解为敌人在这边是一条路线,我们在另一边打仗就是两条路线。陈云感到,张国焘的愚民政策真是害人,只有把这些同志教育好,才能提高他们对错误路线的认识。陈云对政治学习抓得很紧,但他掌握着一个界线:不谈张国焘路线,也不指责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犯了错误。因此,他与西路军同志的关系相当融洽,大家对陈云都很尊敬。

    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陈云还组织大家学文化。原来在四方面军中,有文化被看成是危险的事。张国焘对知识分子一贯是怀疑和不信任的,对有不同意见的往往是残酷打击,甚至安上“改组派”、“第三党”的罪名杀掉。因此,在广大指战员中形成这么一种观念:“没文化比有文化好”,“没文化一样打胜仗”。陈云耐心教育大家,学文化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只有学好文化,才能掌握军事技术。大家思想通了,学习很卖力。他们自选教员,自编教材。官教兵,兵教官。李先念政委尽自己的能力,为战士解答疑难问题。后来延安来了几位干部,有几位从苏联回国的干部,也来给大家上文化课。为了将来上抗日前线,他们还学了一些战场上实用的日语,如“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学文化在“新兵营”中形成了一股热潮。

    1937年秋天,陈云同志向大家宣读党中央电报指示:“严守纪律,安心学习。”根据陈云与盛世才协商的结果,红军战士分成几部分,学习军事技术。据1939年的统计,学汽车的67人,学装甲车的50人,炮兵87人,无线电24人,空军42人,兽医10人。还有派往苏联学情报工作的20多人。他们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克服种种困难,掌握了一门军事技术。回到延安以后,他们多数被派往东北,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第一批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的创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了特种部队,真是如虎添翼。这些成就还要归功于西路军同志在新疆刻苦学习的结果。

    遗憾的是,陈云和西路军的同志相处了不到半年就分开了。1937年11月14日,一架来自苏联的飞机到达迪化。上面坐着从苏联回国的王明、康生。王明接见了西路军同志,简单讲了统一战线,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话,便叫陈云和他们一起上飞机回延安。大家与陈云依依惜别。

    过了不久,中共中央代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来到迪化,接替陈云的工作。邓发来新疆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西路军人员中开展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他向大家传达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和主要精神,在大家心里造成了很大震动。虽然他们知道张国焘在延安已经受到批判,但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张国焘毕竟是他们多年的领导,他的影响不是一下就能消除的。西路军工委的负责人遵照中央的决议,进行了学习讨论。张国焘平日的错误行为和作风,他们是了解的。11月27日西路军工委通过了一个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简介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目录 >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