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洲悖论
阿塔的弓箭狩猎者购买所需物资。他们一路押送奴隶,一路射杀遇到的大象。随着象牙需求的增长,其价格超过了奴隶,而奴隶的主要价值也转移到了象牙搬运上。
姿玛泉区的附近,水再次露出地表,形成了通往大海的册佛河。沿路是金鸡纳树和棕榈树的阴凉树荫,这条道路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但为此付出的代价通常是疟疾。豺狼和土狼尾随在队伍的后面,册佛的狮子也因吞食落在后面的奄奄一息的奴隶而出了名。
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人停止贩卖奴隶为止,成千上万的人和大象死在这条连接中部平原和蒙巴萨岛拍卖市场之间的“象牙-奴隶之路”上。这条道路被封闭之后,蒙巴萨岛和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的一个源头)之间开始修建铁路,这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至关重要。册佛饥饿的狮子有时会跳上火车困住铁路工人,终因吃人而举世闻名。它们的胃口成为传说和电影的素材,但里面鲜有提及它们如此饥饿的原因是猎物的匮乏:为满足奴隶队伍的食物需求,这一千年来,这里的猎物被赶尽杀绝。
随着奴隶制度的废除和铁路建设的竣工,册佛成为一个被人遗弃的空旷乡村。没有了人类,野生动物便慢慢回来了。但是没过多久,人们再次带着武器来到这里。英国和德国原先同意共同瓜分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但到了1914-1918年间,两国在非洲开战,战争的原因比两国在欧洲掀起的战事更为阴暗和肮脏。坦噶尼喀湖来的德国殖民军队几次三番轰炸了英国蒙巴萨岛到维多利亚湖沿线的铁路。双方在册佛河边的棕榈和金鸡纳树林中交战,靠丛林动物的肉为生,死于疟疾的士兵的数量不亚于死在枪口下的,可是子弹给野生动物带来了致命的灾难。
于是,册佛再次变得空无一人。人类离开后,册佛又一次成为动物的栖息地。长满了黄色果实的砂纸树覆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成为狒狒家族的家园。1948年,女皇声明册佛对于人类已无利用价值,这条人类历史上最为繁忙的贸易线路于是被宣布为保护区。二十年之后,册佛地区的大象数量达到了45000头,成为非洲最大的大象保护区。不过,这不会长久的。
随着白色的飞机缓缓起飞,这个世界上最不协调的景观在机翼下呈现。下面辽阔的热带草原是奈洛比国家公园,大角斑羚、汤姆逊瞪羚、南非大水牛、狷羚、鸵鸟、白腹鸨、长颈鹿和狮子挤在一起生活,背后是高楼大厦的厚重墙体。这栋灰色的都市化大楼的身后是世界上最大、最穷的贫民窟。奈洛比的历史和这条铁路一样长,它最初是作为蒙巴萨岛和维多利亚之间的补给站而建造起来的。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也很可能将会是第一个消失的城市,因为在这里,即便是新的建筑也已迅速开裂。奈洛比国家公园在城市的另一端,没有围栏。飞机越过公园没有任何标记的界限,穿过点缀着牵牛花树的灰色平原。只要穿过这里,羚羊、斑马和犀牛便能沿着一条通道随雨水迁徙。近来,玉米地、花卉农场、桉树种植园和设有围栏、私人水井的高大住宅将这条通道越挤越窄。所有这一切或许会将肯尼亚最为古老的国家公园转变为一个野生生物的岛屿。这条通道未受保护;奈洛比国家公园外围的住宅变得炙手可热,在飞机驾驶员大卫·威斯腾看来,最英明的抉择是政府买单,使住宅居民同意让动物在他们的地盘上穿行。他也参与了协商工作,但却不抱希望。每个人都害怕大象会踩烂他们的花园,或者招来更糟糕的麻烦。
统计大象的数量是大卫·威斯腾今天的任务——他从事这项工作已将近三十年。他在坦桑尼亚长大,是英国一个知名的狩猎者的儿子,孩提时代就经常跟随他携带枪支的父亲徒步行走好几天,却不见其他人的踪影。他这辈子就射杀了一只动物;奄奄一息的疣猪的眼神浇灭了他对狩猎的所有激情。他的父亲死于象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