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剑桥新与旧剑桥:没有校门
记得当年到复旦报到的第二天就和室友相约到学校的大门前合影留念,在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复旦大学”的校匾下,我们六个女孩子笑得甜美灿烂。刚到剑桥的头几天,我琢磨着也该去这所世界名校的正门前拍张照片,给远在异乡的老爸老妈寄去。我拿着地图在小镇上兜了好几圈,却怎么也找不到校门。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我们学院的Porter(门防值班人员):rance to 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的入口究竟在哪里?)他呵呵地笑了:trance to ty. (这所大学压根儿没入口)。看着我满脸疑惑的样子,他解释给我听:原来在剑桥这个小镇上是找不到具体的剑桥大学的位置的。这是一所没有大门的学校,它的31个学院,60多个学部,分散在剑桥小镇的不同地方。由于大部分的学院在剑河的两畔,所以沿河的一带就叫做“剑桥后院”。剑桥大学没有围墙,它是一座完全开放的大学。
在这所开放的大学里有31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叫做“学院”。这些学院,规模大小不一。比较大的有: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等,一般老师逾百,学生近千;小的有鲁茜、开温第士等,老师不过三打,学生也不过百余。不同的学院虽然各自都有着显赫的历史,风格独特的建筑和骄人的传统,但它们同时却又是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院制(collegiate system) 是剑桥的一大特色。剑桥大学不只是一大群系(faculty)的组合,更是一大群学院(college)的结合。正因为她是由学院结合而成的联邦团体,所以也被称作“学院式的剑桥”(collegiate Cambridge)。“系”和“学院”在剑桥是完全不同的组织。“系”就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读书作研究的地方,而学院其实就是学生生活居住的地方。学生则同时具有大学和学院的双重身份,既被各系挑选,也被各个学院挑选。像我,就是经济系发展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是St. Edmund’s 学院的一员,平日里吃、住、娱乐都在这所学院。
“学院制”与剑桥古老的宗教传统密切相关。这一制度最早是由法国巴黎大学创立的,剑桥步牛津后尘也采用了这一管理形式。剑桥的第一所学院Peter er)便算取得剑桥大学的入学资格。教师学生都住在“堂”(.Peter)教堂附近的两个客栈中,并订立了规矩。剑桥第一个学院就这么成立了。早期学院是由教会设立的,虽然说不是寺院,但其规章制度之严峻则确实有中古寺院的“清规”气味,目的是要把学生的流氓气扫除净尽,使学术开始“文明化”。到15世纪,学院在剑桥已生根,成为强有力的组织。但那时它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只是老少“居息一堂”的场合。教学向来是大学的职权,可是到了16世纪以后,特别是18世纪,大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转移到学院手中,大学差不多只剩下颁给学位的权利。长期以来,学院得到皇室教会的眷爱,财源丰富,而大学则相形见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由于现代科学教育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绝非任何单一的学院所能负担,因此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大学的发展,大学的经费不但有了稳定的着落,而且也成为剑桥大学主要的经济来源。在今天的剑桥,大学与学院虽然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师的薪水都由大学提供;而学院则为私有,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大学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学院则负责本科生的招生,但数量要由大学统一规划。
不理解剑桥的宗教历史,就难免对大学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摸不着头脑。我来剑桥之前对于“学院制”也是一无所知的。在填写大学的申请表格时,我就在选择学院的这一栏里,勾了“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