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盛开-1
    (1970年代的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疆界本身的阻隔感,在这穿梭过程中逐渐变得通透;而疆界与疆界之间的野地,也长出一些花花朵朵,可能不起眼,但,那是生命出发的地方。

    --纪实影像导演《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作者张钊维

    1970年代是台湾社会最动荡的年代,也是台湾文艺思潮发展与反省的年代。

    台湾的经济刚刚开始起飞,虽然在经济上拥有傲人的成绩,但在政治地位上却面临迷失自我、饱受打击的困局。从1971年退出联合国到1978年的台美断交,以及陆续与日本等30多个国家断交,台湾社会呈现出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中包括蒋介石逝世。

    台湾民间社会的反对力量逐渐浮现,开始对权力集团进行挑战。在动荡不安中,持有外国护照的人大多选择离乡背井,而更多的人留下来,走上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自发唤醒民族意识的道路。大学生组织服务团,上山、下海、下工厂,知识分子掀起反对崇洋媚外、争取自强的民族主义风暴。1972年以陈鼓应、王晓波为代表的台大师生公开举行quot;民族主义座谈会quot;及台大学生郭誉孚血书quot;和平、统一、救中国quot;在校门口刎颈,使台湾民族主义运动空前激烈。

    1971年因钓鱼台归属问题所引发的quot;保钓运动quot;,可以视为台湾青年学生、知识分子首度对台湾政治处境展开的集体式发言。在海外学子及岛内知识分子的热情参与下,quot;保钓运动quot;对外成为一种民族主义式的集体宣泄,对内则引发台湾横跨1970年代的思潮大论战。

    文艺思潮总是紧紧跟随在社会思潮之后。

    如果说1960年代的台湾社会处于狂热的西化之中,那么1970年代的台湾社会则属于民族意识与乡土意识的觉醒期。强烈的失落感体现在文化上,促使人们努力创造一种属于quot;自己的东西quot;。在文学方面发生了quot;现代诗论战quot;(1972)、quot;唐文标事件quot;(1973)与quot;乡土文学论战quot;(1977),使诸多原本对现代派怀着一片虔诚的文学青年反戈成为乡土文学阵营中的骨干。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矿工画家洪瑞麟描绘矿工的画,学西洋绘画的席慕德绘制的风情民俗画,许常惠教授的民族音乐,林怀民的quot;云门舞集quot;,郭小庄的京剧改革等等均为台湾文化的各个领域打开新生命的通道。1976年媒体大幅报道素人画家洪通与民间雕刻家朱铭,1978年quot;云门舞集quot;邀请陈达从恒春到台北,为新舞剧《薪传》演唱《思想起》的老台湾民谣活动,都使得台湾的本土文化逐步被重视并挖掘出来。

    关于quot;乡土文学论战quot;的诠释,杨照的观点是:乡土派真正的对手其实是庞大的官方意识形态,而不是现代主义。quot;乡土文学论战quot;面临政治上的打压、查禁,终于消沉而告结束。

    本土的画家洪通被美新处、艺术杂志、副刊等炒热之后,有人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洪通说--quot;到美国开画展quot;--本土化运动并未如先驱们想像的那样,这场论战没有赢家,现代派是没落了,而乡土派也如彭瑞金的感慨:quot;说来是有点矛盾的,拼命护守的阵地,敌人撤退了,自己也撤走了。quot;这场思潮大辩论,最大的收获是唤醒了知识分子与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流行音乐方面,就是著名的台湾现代民歌运动。虽然一些民歌手曾经表示,自己从事中文歌曲的演唱创作与保钓之后的民族主义浪潮并无直接关联,但在大环境之下,民歌的发展却无法脱离台湾的历史环境独自存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遥远的乡愁简介 >遥远的乡愁目录 > 【第二章】 盛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