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以儒生而起家军旅」-编练淮军
为主帅,辅之以李鸿章、黄翼升。不料,12月31 日曾国藩按到其弟拒绝援沪的信,不得不派李鸿章先行。据说李鸿章“欣然以肃清自任。曾笑曰:‘少荃去,我高枕无忧矣。惟此间少一臂助,奈何?’

    李坚请赴申。”

    ①这种变化,为李鸿章创立淮军从而掌握兵权、控制饷源重地上海、登上江苏巡抚宝座开辟了道路。梦寐追逐“驷马高车”的李鸿章自然喜出望外,以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不过,李鸿章一面踌躇满志,一面忧心仲忡。他既深知“此行险阻艰危当备尝之”,“成否利钝”实难预料②;又害怕遭致同僚、尤其是曾国荃的忌恨。他特地致函曾国荃,故作姿态:

    东吴请兵之使数至,师门始以麾下得胜之师允之。嗣因内举避亲,复以下才应诏。鸿章庸陋,岂知军国大计,近年跧伏幕中,徒党星散,立时募练其何能军?幸叠次寄谕,催令吾丈同赴下游。当代贤豪投契之深,无如麾下,师资得借, 懦夫气增。乃窃闻侍坐之言,似我公无意东行。鸿章欲固请之,未知有当于高深否耶?

    ③李鸿章招募淮勇,乃系秉承曾国藩意旨。曾国藩意在“创立淮勇新军”,“以济湘军之穷”

    ④。当时主要是打算解决战线延长和湘军兵力不足的矛盾。

    早在1860年8月曾国藩在《复奏统筹全局折》中,就提出了编练淮勇问题。

    因为咸丰命都兴阿督办扬州军务,令湖北派拨精兵即刻驰往。曾国藩认为“事多窒碍”,难以如愿,不如“用楚军之营制,练准徐之勇丁”,切实可行⑤。

    这可以说是筹议淮军的先声。1861年12 月曾国藩基于同样的考虑,让李鸿章招募淮勇,组建援沪之师①。

    李鸿章受命之后,考虑到“徒党星散”、“立时募练”困难重重,而庐州一带旧有团练较为强悍,自己对当地人情也较为熟悉,所以决定罗致并改编庐州一带旧有团练,组建淮牢。他并没有返归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等办法,征召庐州一带旧有团练。12月12 日他写信给自己的学生、当地的团首潘鼎新说:

    帅(曾国藩)意将令阁下照湘军营制募练五百人,其口粮与张山樵(张遇春)之淮勇一律。所虑楚军不用长杆火枪,专用抬炮小枪,轻重大小,毫不参差,步伍连环,须有约束,阁下所部,未必即能降心相从耳。如愿习此间队伍纪律及扎营之神速,请赐回示,再行专札调赴皖省,勤加训练。楚军招募,准领枪炮、器械、帐棚,起程时支小口粮, 勇夫每日给钱百文,到营点名后给大口粮。前寄上营制刊本,可覆按照请也,……余属振轩(张树声)详致下一。

    ②张树声时在安庆,他前往安庆可能与筹议淮军有关。据说,在合肥诸多团练中,张氏之团声势独隆,隐为盟主。一日张树声召集各圩团首密议说:

    吾皖中诸豪,振臂一呼,举足诚足重轻;但是时曾湘乡开府治军,天下① 《李文忠轶事》,《清代名人轶事》,第104页。

    ② 李鸿章:《复姚石樵孙雪筠》,《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1,第4页。

    ③ 李鸿章《复曾沅甫方伯》,《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1,第3页。

    ④ 曾国藩:《复李宫保》,《曾文正公书札》,卷24,第13页。

    ⑤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第350页。

    ①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22,兵拿志二,第24—25页。

    ② 《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1页。

    属望,少荃先生佐幕持筹,足为吾辈先容, 盍驰书致意,如觇出处乎?

    ③大家表示赞成,于是张树声致书李鸿章,表达投效之意。曾国藩看到这封信,甚为惊叹,公然把张树声比喻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鸿章传简介 >李鸿章传目录 > 二、「以儒生而起家军旅」-编练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