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奇遇篇-4
,但是如果外面是未知的事物——那么的确就知道得越少了。

    ”

    麦力问:“为什么就越少?”

    “未知的东西越多当然知道的就越少。”

    一点灵光在我的脑中闪现,“好像不对……”

    索斯激动地望着我,“怎么不对?”

    我努力地集中精神试图抓住那一点灵感。我们三个人都安静下来,各自琢磨起来。

    我努力地在想,“为什么一个人未知的东西越多我们就会说这个人越无知?……我们说这个人越无知,难道

    这个人就无知吗?……谁来决定一个人是不是无知?……谁能决定一个人是有知的——博学多识的。我们是谁?

    别人!……别人怎么知道另一个人是不是有知,就好像别人怎么知道我是无知还是有知呢?……通过什么标准来

    做这样的判断呢?……标准,什么是这里的标准?……老师说‘我比你的知识多’——老师还是承认了自己的知

    识多。这是一个标准。……‘所以我比你无知’——这是因为‘我接触的未知事物多’。‘我接触的未知事物多

    ’——那么老师是知道自己接触了未知事物,也就是说老师知道存在这些未知事物,虽然并没有掌握这些未知事

    物。……而学生因为知识少,反而接触的未知事物少,结果反而不无知?……不对这里有问题!”

    我喘了口气,“未知的东西多并不意味着知道的少!用数学的话说就是:它们之间并不成反比。不但不成反

    比,恰恰是成正比——未知的东西越多说明此人知道的越多,正因为知道的多,所以接触到更广泛的领域,而在

    这些领域中的知识还是没有被此人掌握的。”

    我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但是为了不要忘记这个思路,我赶紧告诉他们俩:“你们先不要打断我,我说的

    你们都先记着,等我说完了咱们再讨论。”我赶紧将上面的想法说了出来。

    麦力说:“好像有点意思了,问题似乎出在我们怎么理解‘有知’和‘无知’上。”

    索斯也说:“没错,什么才是两者的标准呢?”

    我们三个人赶紧拿出一张纸,试着描述一下。把这张纸当作所有的知识,再画一个圆,圆的里面表示我们已

    经获得的知识,外边表示我们还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故事中老师讲的意思了。他说由于圆大,所以接触的未知

    事物就多,这没错,他又说,所以就更无知,不对了。知道未知的事物多并不等于自己知道的事物就少,而“无

    知”并不是对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不能用未知事物的多少来衡量已知事物的多少,而只能

    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标准来衡量。

    好比说,一个人知道的所有知识另一个人都知道,而第二个人又知道一些第一个人不知道的知识,那么我们

    就可以说第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无知”。我们就不能拿一个没人知道的事来衡量谁无知,比如外星人是否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显得很无知。但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对这个问题很无知,或者知道这个问题不是自己

    能解决的,并不能说明他就会比另一个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人更“无知”。

    让我们再回来看手上的纸,这里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把圆的周边作为“无知”的多少,真真的无知是那个封

    闭的圆周线以外的整个空白。

    我们三个做出最后的总结:在这个奇怪的比喻里我们不知不觉地用了两个标准,一个是有知——这个标准是

    相对的,即不同的人之间经过比较后才能说谁的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简介 >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目录 > 奇遇篇-4